包袱裡有一個巴掌大的黑色錦盒,開啟後,裡面有一個印章——“秦立夏印”。
另外,還有厚厚的一摞契書。
正是秦家十萬畝良田的地契和所有莊子的房契。
信倒是也有一封。
就一張尺長的宣紙,展開後,上面寫著三個方方正正的大字。
“省著些。”
秦小滿看到這三個字的留言,眼前浮現出父親一邊往包袱裡塞印章和契書,一邊肉疼地提筆寫字的場景,心裡暖融融的。
“小滿吶,你爹這是把秦家所有家業都交付到你的手上了,你可要好好幹,別辜負你爹對你的期望。”
李大福直勾勾地盯著包袱裡的東西,眼中滿是垂涎之色。
“李叔放心,我一定會幹出名堂,讓我爹大開眼界。”
秦小滿自信滿滿,毫無表演的痕跡。
李大福暗中撇了撇嘴,又盯了幾眼包袱裡的契書,連忙告辭,說要回家繼續幫他湊鵝仔鴨仔,以最快的速度給他送來。
秦小滿也沒送李大福,他小心翼翼地撫摸著父親的印章,又清點完契書,轉手交給了旁邊的唐大夫。
“公子?”
“我這些天要在外面東奔西走,帶著這麼貴重的東西,萬一弄丟了,我爹該心疼了。”
秦小滿對這些身外之物並不看重。
唯獨父親重視他的心情才是最珍貴的。
“我爹可真瞧得起我。”
連地契都掏出來了,這是拼著舍盡家業也要支援他搞事業。
“冬青,給方家傳個話,就說租的閒田必須是水好、田好,並且接下來兩個月能夠多曬太陽的閒田。”
秦小滿仔細交待著。
“這些鵝仔鴨仔多曬太陽長得快,我要養兩三個月就能出籠拔毛收回成本,租其他的閒田養不出好的鵝鴨。”
再生稻對於生長環境還是有所挑剔的。
一些收割完稻穀就進入雨期的地方,以如今的種植技術,長出再生稻的可能微乎其微。
養鵝鴨請人工都會浪費銀錢和糧食,他確實要省著點。
這樣一篩選,哪怕方佔河想租榮州以外的閒田,也能控制在一百萬畝以內。
“公子,我馬上去方家傳話。”
冬青翻身上馬。
“不著急,你先吃了晚飯再走。”
秦小滿不等冬青下馬,手指著莊子方向歸家的雞群,假裝搖頭晃腦地背誦起來。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他背到這裡,原本還騎在馬背上的冬青一個激靈跳了下來,目不轉睛地盯著他。
秦小滿卻像卡了殼,反覆唸叨著這兩句,手指轉移了一個方向,落在兩邊的大樹上。
“後面是啥來著,樹、綠樹……”
樹綠了好半晌,秦小滿舔臉一笑,假裝他之前什麼也沒說過似的。
“唐叔,肖大俠,別愣著了,我們去吃晚飯。”
“……”
“……”
還在等著他作完整首詩的唐大夫和肖成梁對視一眼,面露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