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親自抽檢第一批雁翎刀,好以此做到心中有數。
其二,親眼目睹連弩之威力,深入瞭解連弩之成本,好以此為未來軍備做準備。
其三,便是那學字旗。
......
......
兩刻鐘後。
許奕一行人尚未靠近學字旗,便聞得陣陣郎朗讀書之聲。
待細細傾聽十餘息後。
許奕嘴角不由得再度露出一抹笑意。….
那學字旗的背後不是他物。
其赫然正是一處偌大的學堂。
那學堂自王大營尚未步入正規之際便已經出現。
至今已然一月有餘。
許奕緩緩邁步於郎朗讀書聲中。
隨著其腳步緩緩邁動,其嘴角的笑意亦是愈發地深邃
。
片刻後。
許奕立身於其中一間學堂後窗處。
其目光透過半開的窗臺望向學堂之內。
只見那明亮的學堂內共有學子二三十餘人。
此時那二三十餘學子,皆聚精會神地隨著一身儒衫的燕王府長史司長史呂文蘇搖頭晃腦地背誦著三字經。
與尋常學堂不同的是,此間學堂之學子各個膀大腰圓,相貌多是一言難盡。
許奕就這般靜靜地立身於此間學堂後窗一刻鐘之久。
直至此間學堂內的郎朗讀書聲徹底平息後,方才悄無聲息地離去。
許奕緩緩邁步至另一間學堂後窗處。
依舊是一言不發地自學堂後窗朝著學堂內望去。
相比方才呂文蘇所在學堂。
此間學堂之學子無疑人數更多,足足有百十人之多。
但其體型相較方才所見,則瘦弱甚多。
此間學堂之學子雖同在背誦。
但其內,坐於後半部分的學子多是抓耳撓腮狀。
更有甚者,直接以書籍遮面,呼呼大睡起來。
不知過了多久,位於講壇之上的中年儒生緩緩頓住了口中經文。
連帶著整個學堂瞬間安靜了下來。
熟睡中的學子許是察覺到了不對。
急忙放下手中用以遮面的書籍。
雙眼快速地朝著講壇之上望去。
待看到講壇之上的先生正忙碌著於黑色長板之上書寫板書。
那數名自昏睡中行來的學子面上不由得閃過一抹輕鬆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