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軍三千將士亦已踏著匈奴潰兵屍首填平的壕溝,宛如無邊黑雲般攜令人窒息之勢,徹底壓境而至。
「殺!」
「殺!」
「殺!」
三千燕軍將士厲聲齊吼,狂奔而至。
八十步!
「嗖!嗖!嗖!」
「嗖!嗖!嗖!」
「嗖!嗖!嗖!」
燕軍軍陣內馬弓!十發弩!二十連弩齊出!
數不清的箭矢遮天蔽日般地自半空劃出一道曲線,隨即直奔大營內的匈奴士卒而去。
與此同時。
昆贊部大營內的匈奴騎兵亦是滿臉猙獰地奮力拋灑走著手中箭矢。
一時間昆贊部大營前線的上空無處不密佈凌厲箭矢。
只不過相較於馬弓、手弩、十發弩、二十連弩齊出的燕軍將士。
尚未完全穩住陣腳的昆贊部士卒自身士氣也好,拋射出的箭矢也罷。
亦或者箭矢所造成的殺傷力等等等等。
皆弱於燕軍數倍仍有餘。
說時遲那時快。
一輪箭矢過後。
三千燕軍將士直接縱馬跨入昆贊部大營之內。
方一跨入昆贊部大營。
陷陣營乙曲五百將士當即在曲長龐作鵬的率領下直奔左側敵軍而去。
陷陣營丙曲五百將士則在曲長廖永興的率領下直奔右側敵軍而去。
玄甲營甲乙兩曲千名將士則緊隨中軍正面衝殺而去。
方一短兵相接。
兵馬數量、士卒陣列、士卒士氣、甲冑軍械皆被燕軍全面碾壓的昆贊部士卒瞬間潰不成軍。
一時間。
昆贊部再增近千潰兵。
全部湧入昆贊部大營,徹底開啟局面後。
陷陣營乙丙兩曲千名將士再度於大軍合兵一處。
隨即列陣驅趕
著新增的近千名昆贊部潰兵向前撞去。
力爭在最短的時間裡儘可能地擴大戰果。
以免昆贊部穩住陣腳,將戰局拖入焦灼化。
一旦昆贊部徹底穩住陣腳,燕軍即使訓練再如何有素,軍械再如何精良。
亦會不可避免地多出諸多傷亡。
「殺!」
「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