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奕邁步走過一個又一個工坊。
莫說胡元初不捨得,即使是他也有些捨不得。
但捨不得又能如何?誰讓京兆府缺柴又缺炭。
走過最後一個工坊。
許奕目光平靜地望著堆積如山的絲、麻、以及棉花原花。
駐足許久方才邁步走向高臺。
許奕站立於高臺之上,俯瞰長安城方圓約三十里。
只見三十里範圍內到處都是忙碌的身影。
每三里一處的粥棚此時都已燃起篝火,裊裊炊煙衝破風雪直上天空!
而粥棚不遠處另有幾口大鍋在洶湧的燃燒著。
其內蒸煮的並非粥飯,而是一鍋鍋去傷寒的湯藥。
得益於許奕的提前準備,伍仕平等醫官只需將藥包放入鍋中叮囑一番,便可脫身為重症病者精細治療。
許奕目光越過數不清的粥棚,看向護城河邊。
工部都水清吏司的官吏們指揮著一個又一個士卒,依照許奕所給的圖紙。
將那一頂頂軍用帳篷落入實地,且自行組織了人手,於帳篷處修建了排水溝渠。
護城河旁原本密集的人形圓牆正以飛一般的速度快速消失。
方一緩過來勁,便有無數青壯災民在國子監學子的號召下,加入了重建之路。
有人自發地幫助工房工匠們為那些帳篷尚未覆蓋到的災民分發禦寒木料。
有人自發地幫助士卒們驅趕馬車,搬運帳篷。
有人自發地幫助太醫院醫官們分發傷寒藥。
更有人自發地搬運著一具具死去寒冷中的屍體。
整個宣平門無論官吏、士卒、工匠、學子,亦或者本就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災民,他們動起來了。
全都動起來了!
許奕嘴角露出一抹笑容,站立於高臺之上。
透過一個又一個衙役,不斷地進行著細微的調整。
大雪依舊無情地自天空飄落。
但宣平門外卻處處充滿了暖情。
當真是萬眾一心兮,群山可撼動。
......
一個時辰的時間眨眼便至。
當時間來到午時許時。
天空中的銀華依舊沒有絲毫減弱的趨勢。
但好在,大部分的老人與婦女孩童已然被轉移到搭建好的帳篷內。
分發完木料的胡元初快速爬上了高臺。
拱手行禮道:“大人,木料已經全部分發完畢。”
許奕轉身微微點頭,隨即詢問道:“胡主簿可會製作彈棉花工具?”
胡元初愣了一瞬,當即笑道:“小的家裡祖傳的手藝,如何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