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鎮環視左右,見無人在其身側,這才壓低聲音開口說道。
“奕兒明白。”
許奕眼神中閃過一絲奇異的光芒。
對於為何兩人之間永遠只能是敵人,而非是朋友。
自然是不言而喻。
只要李貴妃這個暫掌後宮之主的女人沒有被正德帝冊封為一國之母。
李光利便會一日不放心自己這個趙皇后所出的嫡皇子。
歸根結底,還是皇位在背後作亂。
眼看著臺階下的官員越聚越多。
許奕與許鎮幾乎是同一時間閉上了嘴巴。
人多眼雜,隔牆有耳的道理二人還是明白的。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
很快便到了巳時(後世上午九點鐘。)
原本嘈雜混亂的臺階下方,在時間抵達巳時的那一刻,便漸漸平息了下去。
所有人自覺的按照文武所屬,職位高低,與下方臺階下排列開來。
“稍後你便站在此地,跟隨諸位宗親一同入場。”
許鎮低聲交代一番,隨即邁步走向宗親隊伍最前列,手持白玉板的雙手自然下垂到腹部。
在其身旁分別站立著數位衣著大紫朝服之人。
這些大紫貴人赫然便是整個王朝真正的中樞。
不同於其他朝代,大周王朝的官員制度類似於後世的大明。
為了加強中yang集權。
太祖皇帝在開國之初,便力排眾議撤銷了前朝三省制度。
改為成立內閣。
歷經十一任帝王之後,內閣制度逐漸的完善。
唯一有所區別的便是之前的宰相是一到二人。
而現如今的內閣大學士少則三四人、多則五六人。
相當於從獨相,變成了群相,大大削弱了之前宰相的權勢。
加強了皇權的絕對話語權。
就在許奕腦海中對照著兩個皇朝的內閣制度區別之際。
遠處忽然響起一陣敲鑼打鼓的聲響。
抬頭望去。
只見天壇外,赫然有著一支上千人的隊伍正緩緩朝著天壇行來。
“正德帝到了。”
明光甲士開路,沿途樂聲震天,除了皇帝,何人膽敢擺出如此大的陣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