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必須得阻止釋空大師繼續頓悟突破了。
尼摩大師心頭念轉,踏前一步,盯著孟星,朗聲說道:“胡說八道!佛陀之前,七十二萬年,無人成佛。佛陀之後,一萬三百六十年,無人成佛。”
“佛陀便是佛!何來人人皆可成佛?天下眾生皆可成佛?”
“你不是佛門中人,對佛經的理解都不懂,卻在這裡胡亂八道,實在是可惡!”
尼摩大師最後一句,在厲聲呵斥,表達對孟星的恚怒。
孟星心想,這個世界應該還沒有大乘佛法的思想,所以這些人都侷限於小乘佛法了。
禪林寺的大師們雖然覺得普渡眾生便可修成佛,成為眾生之佛,但這也是一種侷限,侷限於佛門中人,才可以修煉成佛,而不是眾生皆可成佛。
不過,也比西域佛門,所謂“佛陀便是佛”的思想更進一步了。
孟星神色澹然,說道:“我有一個問題想請教大師,到底什麼是佛?是一種獲得力量的方式,還是一種思想?”
“兩者兼是!”尼摩大師認真思考了片刻,說道。
“當下佛門,以力為尊,以品級為根,依靠個人修行,成為佛陀,說白了,就是度己,而不是普度眾生。尼摩大師,我說的可對?”
尼摩大師默然半晌,說道:“施主說的對。”
“這是利己的行為,為了獲得力量,可以無所不用其極。正如大師來禪林寺辯論,其實也是宣揚西域佛門的名聲,為了大師可以頓悟突破。這種思想,其實是小乘佛法。”孟星說道。
“小乘佛法?不可能,佛門佛法,何有小乘之說?”尼摩大師道。
“倘若這是小乘,難道普渡眾生就是大乘佛法了?簡直是胡說八道!”一個西域僧人說道。
孟星澹澹地說道:“如果以心為尊呢?”
“何以以心為尊?”尼摩大師唸了一聲佛號,說道。
“你們覺得修行到佛陀之境,便是佛,但別忘了,佛陀難道生來便是佛?”
孟星繼續說道:“佛陀也是修行之後,才成佛陀,才成為佛。所以,我覺得,這只是一種思想,只是一種超脫苦海的心境,而不是以力為尊!”
“每一個人都有佛性,只不過是被凡塵汙垢之氣所迷,但修行之後,照見自我,人人可成佛。”
“所謂見性既佛!”
尼摩大師搖頭:“錯了,錯了,凡人痴迷塵世,未見悔悟,如何修行成佛?又如何能使得眾生皆是佛?這只是你的一廂情願罷了!”
此時,鐘聲已經停歇,四周的焚音也消失了,釋空大師也睜開了眼睛,從頓悟中醒了過來,但他只是靜靜地聽著。
尼摩大師暗道可惜,都是眼前這個傢伙能言善辯,斷了他阻止釋空大師的機會。
孟星道:“尼摩大師,我曾聽一位得道高僧念過一篇經文,可度人人成佛。”
“什麼經文?”尼摩大師有些好奇地道。
他博覽佛經,什麼經文沒有讀過?卻從來沒有讀過一篇可度人人成佛的經文。
釋空大師也是好奇地很,望向這個不知從哪裡冒出來替他解圍的年輕人。
他看了看孟星身後的戒言,頓時明白,這個年輕人恐怕是戒言請來的。
孟星隨即將前世的那篇著名的“心經”扔了出來。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孟星非常流利地念誦著,口齒清晰,但每一句卻宛如洪鐘大呂,撞擊在眾人的心中。
一個個都是感受頗深,如痴如醉。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最後一句說完,孟星鬆了一口氣,當搬運工也是很累的,還要承受內心的煎熬,看見眾人都是震撼發呆的樣子,他覺得自己似乎裝逼裝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