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轟烈烈的季後賽很快就開始了,相比於常規賽來說,季後賽的激烈程度明顯要提升了一個檔次。
畢竟經過一個賽季的磨合,大家的默契程度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而且大家對各自對手的研究也更深入了。
春季賽剛開始的時候,對手的資料還太少,各大戰隊的分析團隊對於對手選手的印象還停留在上個賽季,所以經常會有意外發生。
賽季初是最容易出現爆冷的時候,畢竟那個時候大家都不知道對方會有什麼套路,一旦有一個什麼新的戰術體系就很容易開啟局面。
而隨著賽季不斷進行,這種靠新奇套路打出來的情況就不太能維持下去了,越往後就越需要實力了。
畢竟各大戰隊的教練組都在研究符合最新的戰術以及如何針對最新的戰術,所以想要靠一個套路打穿所有戰隊的話,就需要你個人實力足夠強大。
CR目前就是這樣。
CR的春季賽套路很明顯,就是以上路為核心,以點破面,用上路這一點在擊穿對手的防線。
這個套路看起來並不難,但是需要這個上路足夠堅挺才行,畢竟前期的資源都傾斜給你了,你要是堅挺不起來的話,那麼整個局勢就直接崩了。
所以其實到常規賽結尾的時候,CR的對手已經開始有意識的針對上路了。
只是李書瑤目前的個人實力太強了,所以還沒辦法破解,而其他一些隊伍也一定程度上的開始模仿這個打法了。
肉眼可見的,整個LPL賽區對於上路的重視程度一下子就提升上來了。
所以,其實一個賽區哪個位置出人才,就看這個賽區的風格是什麼樣子的,以前lpl基本上都是打下路核心的,所以AD位置上人才濟濟,上路生態環境極差,在世界賽就經常被從上路開啟突破口。
現在重心轉移到上路之後,上路也是人才輩出,經過這幾個賽季的磨合到現在,lpl的上路可以說是全聯盟數一數二的了。
在季後賽即興的過程當中,春季賽常規賽的一些資料也統計出來了,李書瑤獲得了春季賽MVP,最佳新秀,一陣上單三個榮譽,可以說是破天荒了。
從有lpl開始,完全的新人第一個賽季就取得這樣的成績可以說是從來沒有過。
也有外援獲得過這樣的成就,但是那不算是新人了,對於lpl來說是新人,但是人家在比的賽區已經很厲害了。
這個公佈出來倒是沒什麼異議。
關鍵人家成績就擺在那,春季賽大場全勝的戰績太亮眼了,CR唯一輸掉的一個大場還是小灰打的。
小場自然是有輸的,李書瑤一玩肉就容易輸,搞得炒麵很無奈,炒麵想要多練一些陣容,這樣給戰隊多一些容錯率。
但是這貨一玩肉就沒用了就很令人無語。
雖然說也不是一場沒贏過,但是勝率十分感人……
所以炒麵也就放棄讓李書瑤玩肉了。
反正這個版本來看,還是戰士上單更厲害一些,李書瑤起來以後基本上能在兩秒之內秒掉對方的AD,俗稱AD去世器……
這樣還有的打下路核心的戰隊基本上碰到就炸裂,AD被秒了就直接炸穿。
季後賽一輪一輪打下來,等到四強的時候,基本上剩下的全都是以上路為核心的隊伍了。
CR在迎戰春季賽唯一輸了一場的對手FSG,這次李書瑤上場,以3比1的比分挺進了勝者組的決賽,而FSG則是落入了敗者組。
今年的決賽是雙敗賽制,挺進了4強的在最終總決賽之前都有一個“復活甲”可以在敗者組再打。
最後勝者組的冠軍和敗者組的冠軍角逐最終的總冠軍。
CR不負眾望,一路從勝者組殺了出來,直接殺進了總決賽,而彷彿是命運的宿敵,FSG也從敗者組一路殺了出來,重新與CR在總決賽的舞臺上相遇。
這一路相愛相殺可以算是賺足了眼球,決賽開始之前,雙方粉絲就已經在網上對線了,那可算是火藥味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