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國際多個平臺的賬號同時更新,國外的網友也關注到了這首歌。
評論比國內的更精彩。
“我雖然聽不懂歌詞,但音樂傳遞的情緒是相通的,這首歌讓我想到了我祖母去世後,她墓碑前面的雛菊。”
“這首歌好震撼啊,這個男人是誰,是夏國的歌手嗎?我想了解他的其他作品!”
“光是看影片就感受到了悲傷的情緒,我好像感受一下現場表演的藝術啊!凌風,能不能來我們國家表演一次!”
......
很多時候,國內的評論裡摻雜著各種娛樂公司請的水軍。
反倒是國外網友的評論,更像是真實路人對這首歌的感受。
邢小滿這會兒忙著在不同的網站切換,收集各種網友的評論。
他腦海中已經產生了一套營銷策略。
而凌風還在演唱。
凌風歌詞的魅力就在於,他能把每一首歌都唱的很有故事感。
之前網友總調侃歌手唱歌唱的好,但總是用各種高演唱技巧來突出自己的專業性。
要麼就是根本不會唱歌,但總是一副很享受的樣子。
就會有網友調侃他們:“這是沒有技巧,全是感情啊。”
到了凌風這,不使用太多花哨的技巧。
只是單純的吟唱,就能讓大家感受到這首歌背後的魅力。
就連顧志凱都對凌風颳目相看。
他眼眶裡也含著一層水霧。
“這個凌風,倒是還挺會唱歌的。”
可能是顧志凱也被情緒左右了,他上臺之後,竟然沒按照原本設計好的臺本來主持。
而是臨場發揮了一個段話:“凌風這個作品讓我更深刻的認識了他的實力,老實說,我前面幾次彩排都沒聽過這首歌,這也是我第一次聽,我和你們一樣,都是首發觀眾,我對這首歌的感觸和你們也是一樣的,很喜歡,很悲傷,但又很留戀。”
不愧是主持人,簡單的幾個串場詞,就把所有人調動起來了。
就連汪永寧都對他這個突如其來的環節表示滿意。
一旁的副導演小聲的問道:“汪導,咱們要不趕緊切下一個環節吧!萬一顧老師說了什麼不可控的話呢?”
汪永寧搖搖頭:“你放心,不會的。顧老師是個有經驗的人,他知道什麼場合該說什麼話......”
他的話還沒說完,就被顧志凱的話打斷。
只見顧志凱笑著說道:“凌風對自己的表演感覺如何?”
凌風原本已經準備下臺了,又硬生生被這句疑問拉到了臺上。
凌風點了點頭說道:“大家的反饋就是我的成績,我說過,我的作品不會拖節目組的後退。”
這個時候,汪永寧已經有點慌了。
他知道凌風說話從來不分場合,永遠都是想說就說。
汪永寧此刻有些提心吊膽,生怕凌風說了什麼不好收場的話。
他只能不停的給顧志凱提示:“顧老師,差不多了,該下一個環節了。”
下一個環節是把所有人的嘉賓一起叫出來,和大家打個招呼,最後號召大家給自己投票的環節。
一共是15組,觀眾可以選出8組自己最喜歡的隊伍。
後面的7組就會直接淘汰,節目組也會根據人氣和熱度,來決定是否給淘汰嘉賓復活名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