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驚訝之餘,他還是敬佩凌風的才華。
能對所有的曲風都信手拈來,這對任何一個創作者來說,都絕非易事。
當凌風創作結束之後,他把周海校叫到了自己的錄音室:“這是完整的曲子,你聽聽,看看有什麼收穫沒有?”
周海校很嚴肅的戴著耳機。
身體卻止不住跟著他的節奏一起律動。
雖然這個歌詞聽起來太過於普通,甚至彰顯不出凌風的才華。
可卻又讓人瘋狂的著迷。
周海校仔細想了一下,這不就是凌風的才華嗎?
當週海校認真的回憶之後才發現,凌風的成功不在於他每一首歌的歌詞多麼的優美。
旋律多麼的動聽,其實有一個最關鍵的,也是他們一直忽視的。
那就是凌風的歌詞和曲風的適配程度!
就像之前的那首《浮誇》,就像是以小人物的筆觸,在給大家講訴一個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故事。
但歌詞和曲子之間形成了一個完美的契合。
才成就了這首歌!
周海校前段時間無聊,在家自己重新寫了一首比較有藝術感的詞。
甚至每句話之間還能有呼應,用了很多優美的詞句。
可就是不行,應該說是遠遠不夠。
那個時候開始,周海校就明白了凌風的實力到底有多可怕。
所以今天在聽到凌風這首歌的時候。
他的第一反應就是凌風對於曲風的掌控能力。
當他聽完第一遍之後,他有些木訥的看著電腦螢幕。
凌風到底是怎麼做到,把這些七零八碎的音符拼湊到一起的呢?
凌風問道:“什麼感覺?”
周海校用幾秒鐘的時間,努力的調節自己的情緒。
最後,聲音有些顫抖的說道:“好聽,太好聽了!怎麼會有這麼好聽的曲子?”
凌風又些不確定的問道:“你真的覺得這個曲子好聽?不是站在老闆和員工的角度,而是站在創作者的角度。”
周海校果然停頓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