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玩笑,別說一千兩百五十平方公里的發電站建不起,就是一百平方公里,國家也無法一下拿出那麼多錢來。
但凡他們的技術能早一年取得突破,這個工程絕對會被納入四萬億計劃。
大力支援。
但現在,資金都已經被劃分到了各個部門、地方上,專款專用了。
哪還有錢搞這麼大的專案。
能源部的代表回到房間,盯著那個龐大的數字,幾個小時,都沒有轉動一下眼珠。
他總算明白,國外的太陽能技術發展如此之快,但為什麼到現在,還沒有大規模普及太陽能發電的原因了。
不過,北加州太陽能公司每度電才2.5分錢,比目前火力發電的最低成本還要便宜十倍。
可就是這個有史以來,最接近實用、規模化的太陽電池組,總計的投入,也大到了讓一個強國,無力承擔的地步。
這實在太嚇人了。
他久久凝視上面的數字,腦仁疼的厲害。
這下該怎麼辦?
當年想盡辦法,說盡好話,把人家從美利堅請過來。
對方也是帶著誠意來的,考慮到我們的國情,又耗費八年時間做了技術改進,把元件成本一降再降。
現在又主動將八億美元的建設成本,降低到了2.7億美元,估計把能擠的水分,都全部擠幹了。
要再降下去,他們都要懷疑這個服務質量是否能夠得到保證了。
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全世界都通用。
可這個數字,為什麼那麼龐大?
去年全國的財政總收入,也才六點二萬億。
總不能為了建設一個太陽能發電站,讓全國人民勒緊褲腰帶,把三分之一的財政收入,都投入到電站的建設中去吧。
教育、醫療、國防建設、社會保障.每年的投入都少不了一點。
哪怕這個數字再少一半,他都敢咬緊牙關,將這份合同呈交上去,讓財政部門去頭疼。
現在,他就是連上報的勇氣都沒有。
根本沒得談嘛!
怎麼辦,跟對方說一聲對不起,請他們好吃好喝,然後叫他們回去再研究幾年,把成本再降一降?
這不扯淡嗎!
人家可不是國企,而是一家純粹的商業公司!
他想了半天,明白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