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大家都出身草根,曾經的起點都很低,在很多事情上更有共鳴。
如果是那些所謂的“商界名流圈”,“名校精英會”他反而融入不進去,甚至會有些牴觸。
現在時間是下午三點多,股市已經休市。
陳杰想了想,反正今天也沒有什麼事,索性就和許家印聊了起來,從金融風暴到最近新出的大灣區政策,以及這段時間的股市反彈。
東拉西扯,雙方都從彼此的口中,獲得了一些各自行業內部的訊息。
見氣氛差不多了,許家印主動拿起茶几上的茶壺,給陳杰倒茶,同時有意無意的,將話題往房地產上延伸,並悄悄觀察著他的臉色。
作為地產界的風雲人物,許家印很清楚,在商場打拼的人,最講究氣場和眼力見。
他今天來找陳杰,當然不可能是單純的探望病情和敘舊。
這幾年,房地產行業風雲變幻,發展機遇稍縱即逝,恒大為了打響市場知名度,也不得不採取了大規模擴張策略,投資了大量專案。
2007年10月,國家開始對房地產進行宏觀調控,讓銀行限制對房地產開發商的貸款審批。
這種情況下,恒大仍然逆勢拿地。
截止到2007年末,恒大的土地儲備達到4580萬平方米,較2006年增加了近七倍。
此時,恒大的總資產擴張至213.8億元,總負債為205.3億元,資產負債率高達96%。
恒大作為一家民營地產企業,資金來源主要依賴銀行貸款。
銀行前段時間突然抽貸,讓他們猝不及防,許多正在進行的專案資金鍊斷裂,導致恒大現在現金流異常緊張。
而他也被沉重的債務逼到了牆角。
面對這場資金危機。
他最先想到的,是萬科的王石。
因為恒大和萬科在業務上有一定的合作關係,而且同為“地產人”,兩人的私交也還算可以。
如果對方能拉自己一把,就再好不過了。
只是,讓他沒想到的是,他才剛一開口,王石就毫不留情的拒絕了他。
最後兩人鬧的不歡而散。
無奈之下,他只能想方設法,透過IPO籌集資金以緩解債務壓力。
眾所周知,在A股上市的公司,市盈率普遍定的比較高,能募集到的資金也更多。
不過,他也瞭解過相關資料,知道A股的上市流程很繁雜,通常需要提前兩年準備,更別說還有幾百家企業正在排隊了,時間上根本來不及。
所以他最終還是決定到港交所上市。
因為港交所的上市條件相對較為寬鬆,對企業盈利沒有硬性要求,更注重企業的成長潛力和市場前景。
然而,由於公司最近幾年大肆擴張,治理結構不規範、財務報表不透明等問題,恒大最終沒有透過港交所的上市稽核,失去了最重要的融資渠道。
不得已之下,許家印才找上了陳杰,想要拆借一些資金,用來渡過這次危機。
同時,他也在考慮。
如果連陳杰也不願意幫他,那他只能前往香江,去求助“大地會”了。
————————
PS:最近實在太忙了,因為年末,有個股票需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