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批先導車、後衛車的保護下,一輛輛五十輪重型軍用卡車,在夜色中,緩緩挪動著,開進了基地。
從卡車上解除安裝下來的
機器,小則七八米見方,大則數十米。
而這些,卻只是一個完整機器上的部分零部件而已!
這些零部件,被技術人員小心翼翼的運送到廠房,在另外一批身穿深藍色制服人員的指導下,安裝起來。
運送零部件的時間,全部被安排在晚上,算準了美利堅衛星臨空的時間,悄然運送到位。
這個過程,一直持續了兩三個月。
而在無窮大公司工程技術專家的指導下,一個個巨大的機床安裝,加上後期除錯、精度校準,這批大型機床裝置才算初步安裝完畢。
至此,這裡就是華夏軍工業的核心所在。
坦克炮塔?
一次鑄造成型!
大型飛機發動機?
沒問題!
專用生產線,無需更換機床,就可以一次加工完成。
在沒有更換更好的合金配方條件下,發動機的強度提升了百分之十到十幾不等。
油料消耗得到大幅度改善,滯空時間大大提高。
使用壽命,更是從幾百個小時,一下躍升到近千個小時。
大大延長了和平時期軍事裝備的使用壽命,降低了軍備維護成本。
潛艇螺旋槳,新型高精度超大型機床裝置,加工出來的潛艇推進槳葉,讓潛艇在海底行進的時候,動力推進噪音降低到八十分貝以下。
完全被海洋浪湧、海底生物的雜音所掩蓋,讓敵人的水下聲吶,無從偵測。
火箭發動機、大型軍艦龍骨,戰機外殼鑄造....
隨著基地的不斷運轉,從最初的單件試製,到中期小批次加工,到後期三軍排著隊,將一個又一個大型軍工產品主要部件,送往這裡製造。
這個基地,正式發揮出華夏軍工業核心的作用。
殲十還是那個殲十,但它經過改進的發動機,讓它發揮出了更強勁的動力。
起飛重量由十三噸,提升到了十七噸,足足增加了四噸多負重。
強大的動力支援,讓戰鬥機的爬升能力和轉彎半徑得到了極大提升,空戰靈活性,變得更為突出。
如果說,此前宣傳殲十的效能已經相當於F,有心理安慰的因素在這裡面,但經過改裝的殲十,就其空戰效能來說,已經絲毫不遜色F。
除此之外,一艘新型號的核動力攻擊潛艇,其外殼鑄造和槳葉,也全部由無窮大公司機械部門在這個鑄造基地試製。
經過總裝下水,測試的結果令海軍方面極為滿意。
此後在戰備巡邏中,該型號潛艇,曾好幾次從「誤入」我們海域的、日艦隊前方,毫無預警的突然上浮,出現在對方艦隊前方。
把他們嚇出一身冷汗,從而遠遠避開這片海域。
在對方的正式上報檔案中,將這款新型號的潛艇,稱之為「幽靈潛艇」。
遊蕩於深海之中,來無影、去無蹤,神出鬼沒,無法追蹤。
軍方的戰略值班核潛艇,在製作了一艘試驗艇,又經過長達一年的測試之後,就將剩餘的外殼、槳葉製造任務,全部交給了無窮大公司大型裝置鑄造基地。
軍方的大型武器系統,經過無窮大公司超高精密裝置的製造,整體效能都得到了一個巨大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