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年,生物實驗室因為某些不被人類社會認可的“禁忌”研究,被學術委員會集體抵制,最終搬遷到了香江不遠處的一座海島,繼續進行研究。
生物部門,也因此成了公司唯一一個遊離在外的部門。
因為那邊是一座孤島,對於他們具體的研究進度,就連公司的幾位高層,也只能說是瞭解個大概。
不過從傳回來的資訊顯示,生物部門這些年取得的技術成果,絕對不遜色於公司任何一個部門。
首當其衝的,就是“組織工程技術”,他們打著整形醫院的旗號,不斷收治那些身體殘缺的傷殘人士,在這個過程中收集了大量的研究資料。
有了大量的研究資料,當然要進行大量的臨床試驗。
否則這項技術永遠無法成熟。
陳偉東也明白這個道理,科學要取得進步,必須要經過長期積累。
醫學研究,尤其如此。
不過,任何醫療,都伴隨著事故,為了將可能出現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他將生物部門的那些激進派,全部調到了非洲。
在他看來,與其讓國人去接受不成功的治療,在身心上都受到痛苦,還不如讓其他人為之做出犧牲。
在非洲,由於常年戰亂,肢體有殘缺的人比比皆是。
他們在非洲設立的整形醫院,收費十分低廉,甚至可以說是免費治療。
醫院透過從病患身上提取幹細胞,進行培育,在營養液中促進其分裂繁殖,定向培育出需要的器官,用於人體移植。
暗地裡,研究人員則是大量進行著端粒酶活化與抑制試驗。
前來就醫的患者,並不知道可能存在的潛在危害,包括研究人員,也不知道是否存在著端粒酶運用過渡,造成人體機能紊亂的可能性。
他們很小心的控制著試驗的步驟。
雖然說,在非洲,就算出現醫療事故,也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萬一出了事情,還能夠用錢作為補償,將其掩蓋下去,但他們是來搞研究的,而不是充當屠夫。
生物實驗室很謹慎的把握研究的尺度,儘量在自己可以控制的範圍內,進行操作。
始終保持著驗證性試驗,滯後於理論研究的進度,以便隨時干預。
藉助深厚的理論研究,還有先進的治療儀器,研究人員在長期的臨床試驗中,事故雖然從來沒有斷過,但在王方軍等人的操作下,很快和患者的家屬達成協議,用金錢給予解決。
出乎他們意料,這些醫療事故在非洲,並沒有給“醫院”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
畢竟非洲普遍窮困,連維持生命,都是一種美好的願望。
他們又如何能夠奢望,得到完美的治療?
整形醫院窗明几淨,醫生護士的態度和藹親切,噓寒問暖不斷,每隔一兩個小時就會前來查房,並安排就醫者進行檢測,患者及其家屬,感動還來不及呢。
而且醫院不但不收他們的錢,還會主動為陪護就醫人員的家屬,安排住宿,提供膳食。
一切的一切,都讓他們以為自己是在做夢。
每個出院的就醫人員,都會由衷的向醫生護士,表達他們真摯的謝意。
至於醫療事故,那總是難免的,醫生也不是神仙。
雖然有些病人本來是殘疾,但莫名其妙被醫院檢查出了癌症,那也是他們運氣不好,又能怪的了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