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杰為了這個事,還專門抽空去了一趟香江,找到林家誠,向他當面請教了對於內地房地產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和見解。
林家誠也沒有吝嗇,他直言:溫飽之外,住房是社會安定之本,將來房屋會變成民眾的重要資產。
市場經濟,依賴的是供求關係。
一些人說,華夏的土地面積很大,不可能出現像香江一樣,房地產暴漲的情況。
這是非常錯誤的想法。
正是因為華夏的土地面積大,想要全面發展,難度只會更高。
在這種情況下,上層必然會採取集中資源,向大城市傾斜,用以線串點、以點帶面的方式,來推動整個地區的發展。
【鑑於大環境如此,
但這樣造成的後果,就是大量的人口湧入城市,並且想要置業紮根下來。
在如此緊張的供求關係下,房地產的價格是不可能出現下跌的。
而且,隨著經濟的發展,一個城市受到的資源傾斜越多,和醫療、教育等公共服務產業繫結的越深,它的地產價格就越會上漲。
陳杰對於林家誠的話,深以為然。
二零零五年,是房地產行業發展形勢變化最大的一年,也是江湖風氣極盛的一年。
在嚴峻的挑戰與空前豐富的機遇面前,一些競爭力差的企業開始出局,實力派企業則是群雄逐鹿、紛紛爭霸全國,甚至向業界領頭羊發出挑戰。
100億元銷售額。
這個在2004年,對國內所有房企而言,都似乎遙不可及的數字,到了2005年竟成了數家企業明裡暗裡的年度銷售目標。
除此之外,陳杰也從王石的口中,得到了萬科十年內,預計實現1000億元銷售額的計劃。
這讓他意識到,房地產行業將會迎來一個長時期、持續上漲的過程。
回到華南市之後,他立刻就讓譚炯做了一份資金配置方案,經過連續的開會討論,最終瞄準了萬科A、泛海控股等七八家房地產公司。
此時這些公司的股票價格,經過連續四年的下跌,已經來到了兩三塊錢的價位。
陳杰為了利益最大化,要求手下的交易員們,在二零零五年的最後一個季度,儘量用小幅度、震盪吸籌的方法,持續調動資金進場。
基金的持倉是商業機密,按規定需要在每個季度末公佈一次。
所以他們最長有三個月左右的時間,可以用來運作,而不用擔心被同行業的其他人發現。
如果說一九九零年,是A股誕生的元年。
那麼二零零五年,就是A股新時代的元年。
股改步入快車道,標誌著A股進入了「同股同權同價」的新時代。
回顧全年,上證指數在六月份觸及998點後迅速反彈,之後的一個月,大盤雖然出現了二次回踩,指數最低跌至1004點。
但終究沒有跌破。
接下來的二十個交易日,市場又在券商的帶領下,出現了單邊上揚,大漲16%的驚人行情。
形成了非常標準的雙底結構。
券商們除了自己公司的股票不能買,他們可以買除了自己
以外的所有股票,也就是說券商們可以交叉持股。
就這樣,在他們心照不宣的默契下,以券商為代表的非銀金融,輪番上漲,推動上證指數,走出了均線散發、多頭排列的上升趨勢。
然而,就連這些證券公司自己都不知道。
一場史無前例、波浪壯闊的大牛市,正在他們的輪番推動下,悄然醞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