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十字星。
“沒錯,我和林海都準備進場抄底了,現在a股很多股票,確實被嚴重低估。”陳杰在辦公室裡東摸摸西看看,轉了一圈才說道。
“我看了一下,現在大盤確實已經處於底部,你和林海儘可能調集更多的資金入市吧。”
“不用擔心繫統性風險,這個位置沒必要,倉位,拉滿就行了....”
他又補充了一句。
陳偉東前世作為業內最頂尖的操盤手,對於這些歷史性大底的走勢,幾乎是印在了腦子裡。
股票市場的底部無非分為兩種。
政策底和技術底。
但有經驗的老股民都知道,不管是大盤指數還是個股股價,都應該還有一個市場投資者,約定俗成,默契的“整數底”。
例如5、10元錢的整數股價。
經常會帶有一定的支撐。
大盤也一樣。
一千點附近,不管指數多一點還是少一點,,基本上可以看作是一個整數的位置。
二零零五年,是華夏股市,真正完成築底的一年。
經歷四年漫長的大熊市,股民們的心情可謂是愁雲慘霧。
陳偉東從辦公桌的一摞檔案最底下,拿出了一份最新日期的《證券時報》。
“估值體系出現大紊亂”。
“是否止跌看藍籌”。
“默哀大於心死”。
“連續下挫又一週”。
版面上的幾個黑色加粗標題,透過紙張,向外擴散著一股絕望。
許多人的心態開始受到極大的考驗,有的人因此破產,有的人則選擇了放棄,不再參與股市。
不過,也有少數樂觀的股民,他們堅信股市的反彈是遲早的事情,因此選擇不拋棄、不放棄。
物極必反的道理,很多人都明白,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在最絕望的時候,做出正確的判斷。
因為每個人,心理的承受能力不一樣。
不過機構除外。
它們本來就是市場的主導者。
根據陳偉東的記憶,二零零五年的歷史大底,也確實是在券商的主導下完成的。
除此之外,這一年的a股市場,儘管大多數板塊和個股依然下跌,但提前見底出現上漲的個股不在少數。
陳杰聽完陳偉東的一番話,對股市更加充滿了信心。
次日。
也就是二零零五年,六月六日。
上證指數開盤1010.38。
開市後,市場受到恐慌情緒影響,仍然慣性下滑,僅僅十分鐘不到,就跌破了1000點大關。
不過也僅僅如此而已。
指數被擊穿後,市場上雖然有少量的恐慌盤丟擲,但很快就在998點的位置停了下來,並開始緩慢回升。
等大盤再次重新整理的時候,上證指數已經回到了1000點之上的位置。
一些敏感的股民,瞬間就感受到了市場中,這股非常細微,且不同尋常的詭異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