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杰和現任無窮大證券總經理林海,在收到訊息的次日,就立刻起身前往百京,參加了這個會議。
城西區,金融大街19號富凱大廈。
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的一間大型會議室裡,隨著一位位機構代表人員陸續到齊,在放有相應銘牌的位置坐下。
時任證監會主席,尚福林,宣佈會議正式開始。
“首先,感謝大家在百忙之中,抽空來參加這個會議,關於這次會議的主題,想必大家都已經提前知曉,在這裡我就不再多說了。”
“我只想問問在座的各位,近期是否有大規模入市的打算?”
....
二零零五年初,a股市場還在小幅度上揚。
然而,任誰都沒有想到,二零零五年四月末,股權分置改革推出後,股市會出現了大幅度的殺跌。
上證指數下探至1000點大關,全線封住。
與一片繁榮,正在高速增長的實體經濟對比,金融市場的低迷,無疑是打了所有投資者,一記響亮的耳光。
上證指數的連續下跌,導致大部分投資者都已經遠離市場,給上市公司融資,帶來了非常大的難度。
恢復市場信心,挽救金融經濟,成為當前證監會的首要難題。
而這次接到通知來參加會議的,一共有二十三家機構。
他們在華夏資本市場上,無一不擁有著極高的影響力,甚至可以非常直白的說,這些機構掌握的資源,在平時能夠輕鬆左右市場的風向標,從而引發“板塊輪動效應”。
可以進一步推動大盤逐步上揚,或者回撥。
屬於普通投資者口中,絕對的“主力“。
但在真正的大熊市,哪怕是主力也不會傻到去做市場的逆流者,這不僅無濟於事,搞不好還有巨輪傾覆的可能。
他們比任何人都明白,因勢利導、順勢而為的道理。
因此,當尚福林問及是否有入市計劃時,所有人都沉默了。
會議室裡的氣氛,甚至變得有些凝重。
救市,救市,談何容易,這可是要拿出真金白銀,不是說你講兩句話,釋出幾個所謂的利好政策,就能夠扭轉。
市場情緒,向來是一個很複雜的東西。
經歷了四年漫長的熊市,機構受傷很深,更有一些知名大券商,因為委託理財嚴重虧損而倒閉。
現在大家幾乎是談股市色變,這也充分說明了,逆向投資有多難。
見遲遲沒有人開口,尚福林似乎早有預料。
他拿起事先準備好的一個方案,準備趁現在人多,討論一下細節,然後再讓各大機構配合,最終實施下去。
然而,就在這時,會議室的一個角落,突然傳來了竊竊私語。
“我說了,全流通的弊,在於引發股票供需的恐懼,而事實上,長遠看,這是不太可能發生的事......”
“你說的有道理,拋售在一段時間後,會大幅度減少,等到那個時候.....”
.....
兩人談及關鍵處,不免有些上頭,連帶說話的聲調,都不自覺的高了起來。
他們還沒意識到。
會議室內的所有人,都已經將目光,聚焦在了他們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