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火箭的發射,就必然離不開他們材料學科的支援。例如選擇怎樣的材料,才能讓火箭燃燒室承受足夠的高溫,發動機殼體的厚壁高導熱、燒蝕吸熱材料都是非常值得研究的專案。
陳偉東繼續說道:“我會讓光子電腦專案組,配合你們,組織一批研究員,就火箭的結構、功能、發射技術等,做基礎理論整理。”
“只有等理論技術成熟了,才有可能進行實際的試製工作。”和幾年前不同,現在光子電腦專案組的研究人員,一個個意氣風發,神采飛揚。
雖然他們製作出來的光子晶片,距離真正的
“光腦”,還有一些差距,但超越現代電子計算機,七八百倍的運算速度,也絕對稱得上是獨步全球了。
至少,是他們,製作出了世界上第一臺光子電腦的原型機。沒有這個原型機,所謂的光子電腦,都只是一句空話。
看到第一臺由光子晶片搭建而成的超級電腦研製成功,所有的專案組成員,都忍不住淚流滿面。
這些年來,他們太苦了。忍受著公司其他研究員的怨氣和白眼,揹負著浪費公司大量資源的罵名,每一個人,都過的極為低調和壓抑。
直到原型機的研製成功,他們終於可以驕傲的向其他部門宣佈:“我們,只有我們,才能製作出這樣一臺,突破現代科技工業水平巔峰之作的光子電腦!”陳偉東看著前來參加會議的專案組研究成員,臉上輕鬆自在的神情,也是面帶微笑。
現代科技騰飛的基礎,就在於計算機產業的飛速發展。而利用計算機處理,取得的研究成果,又會反過來促進計算機的進一步升級換代。
兩者之間,可謂是互為因果。光子電腦,將是無窮大公司騰飛的助推器!
現在有了它,所有的研究進度,將呈幾何數字向上攀升,無窮大公司領先世界,也只是時間問題!
所有人都明白陳偉東,準備要把精力投向什麼方向了。按照他的計劃,這個專案是一個浩大、持續性的長期工程,想要完全實現,還需要艱苦而漫長的研究開發試驗。
火箭發射,僅僅只是第一步!後面還有火箭回收、太空船發射、載人飛船的近地軌道執行,遙控探月試驗,遠地軌道永久性空間站的建立。
而最後,就是載人登月!這期間,要解決大運力火箭、太空飛船、維生裝置、太空梭、空間站設計、飛向月球以及登月離開月球,等等不計其數的登月裝置開發研製工作。
要知道,現在只是二零零五年,這些科研專案,很多都是華夏從來沒有涉及到的。
例如外層空間技術、都需要經過長期的技術儲備。難怪陳偉東會召集如此多的學科研究員,要求各個部門協同進行。
登月啊!華夏無數科研人員的夢想!儘管早在一九九一年,華夏的載人登月計劃就已經開始準備,但這麼多年下來,進展卻是極其緩慢。
僅是無人月球探測,都還有諸多困難需要解決。在很多人的記憶裡,華夏似乎很早就完成了登月,實際上並沒有。
零三年的神舟五號,也只是將楊利偉送入太空軌道,成功繞行十四圈。
距離真正登上月球,還有很大的距離。ps:我們2013年才用無人登月探測器,登陸月球。
至於載人登月,截止2023年,依然沒有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