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基瓦就是這批網路情報員中的佼佼者。
他在網路搜尋各種情報的同時,也認識了一批來自世界各地的頂尖駭客。
凱恩,就是其中之一。
透過長達數年的交往,他已經清楚的瞭解凱恩,這個前蘇聯的電腦工程師。
他曾經是英特爾公司的僱員,後面被解僱,淪落為駭客,幫人蒐集商業機密為生。
凱恩對美利堅、對英特爾都充滿了憤怒。
蘇聯解體之後,美利堅就一直針對東歐地區,來自前蘇聯/毛俄的人,成為了他們敵視的物件。
凱恩這樣的“老人”,內心深處,還是對蘇聯的崩潰感到痛心的,言語內外,都經常流露出這樣的情緒。
因此,他在七八年前就成為了犧牲品,被英特爾公司解僱,從一個體面的軟體工程師,變成了一個失業者。
到最後,甚至不得不利用自己的軟體知識,來謀取錢財,維持生活。
阿基瓦和他接觸多年,慢慢確定了他的可靠,逐漸把他發展、吸收進了尹拉克的情報組織。
這一次,美利堅為首的多國聯軍,加大了對尹拉克境內的目標轟炸。
國際上都在傳言,說美利堅經過這些年,對尹拉克的制)(裁,在國際油價持續飛漲的情況下,已經徹底失去了耐心。
他們已經下定決心,佔領尹拉克全境,奪取尹拉克的石油。
尹拉克人,對此都非常緊張。
米國人進入中東以來,尹拉克地下的石油無法變成美元,國際上的產品也無法購買。
曾經富饒的尹拉克,現在民生凋零。
大批的汽車、裝備零件損壞之後,無法更換,薩達姆很難再維持百萬規模的大軍,導致士氣也開始逐漸低落。
雖然經過重整後的衛隊,還有七十多萬人,但面對美利堅為首的多國部隊,勝算依然很渺茫。
在薩達姆的親自指揮下,阿基瓦加緊了對美軍情報的搜尋。
就在這個時候,凱恩突然給他出了一個主意。
凱恩表示,美利堅的支撐點,就是它的經濟,假如用某種方法,對美利堅的經濟,給予重創。
面對經濟的持續惡化,它能否繼續堅持對尹拉克用兵,是否還有足夠的財力支撐,那就很難說了。
凱恩提出的這個方法,其實也是他在和一個頂尖駭客交流的時候,對方無意中說起來的。
兩人經過長時間的討論,再結合凱恩對英特爾公司的技術細節,他們整理出了一個相當具有可行性的攻擊方案。
只是因為牽扯麵太大,怕引起美利堅的報復,他的那位駭客朋友,才沒有向外界公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