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軟體組的前輩說,這項工程,是公司的老闆陳偉東親自制定,並且主抓的專案。
公司的要求,就是不考慮任何成本,利用公司現有的技術能力,研製出一臺獨步全球的超級計算機!
他的運作原理,極有可能和目前的電子計算機不同。
以宋亦鳴的水平,當然不足以承擔起這樣的重任。
公司交給他的任務,就是參與旁聽,詳細瞭解超級計算機的結構方式,以及效能,方便以後對這款超級計算機,編寫出能發揮其最大效能的應用程式。
除此之外,他每天下午,也要參加研製會議。
從這臺超級計算機研製的一開始,就參與到整個過程,從其結構設計、部件組成、工藝水準,等等方面,都掌握第一手資料。
上午的時候,宋亦鳴還要去光電學科的實驗室,去給那些研究員打下手。
公司不需要他成為一名合格的科研人員,但要求他在半年之內,詳細瞭解研究人員的各種方案需求。
宋亦鳴也需要在這段時間,學會使用大部分的實驗裝置,並對它們有一定程度的瞭解。
在半年結束之後,他就要協助機械製造部門,對所有的儀器進行改造。
那些沒有計算機處理系統的,也需要增加處理晶片,爭取實現高自動化。
而那些原來就包含了計算機處理系統的,就要將其中的運算資料,全部透過光纖,傳輸到超級計算機的系統,由超級計算機集中處理。
宋亦鳴的最終任務,就是編寫出對研究人員最友好的程式介面,讓不同學科的研究人員,都能快速上手。
這還僅僅是工作的第一步。
此後的工作,將圍繞具體的研究課題,編寫出專門的應用程式,以幫助研究人員,更便捷的從事科學研究工作。
這是一個超級龐大的工程。
好在宋亦鳴並不算孤軍奮戰。
和他同一個小組的軟體開發工程師,就有五十多人。
他們主要針對光電物理,以及其他材料組、積體電路組、元器件組、生物化學組,等等涉及到公司研究的各個學科。
進行程式設計工作。
就在宋亦鳴每天忙的像個陀螺一般,轉個不停的時候。
無窮大公司的天璣整機,也迎來了真正的銷售浪潮,甚至可以說引起了世界的轟動。
剛發售幾天就出現了斷貨潮,僅4天時間,銷售數量超過了100萬臺,有人為了能購買一臺整機,不惜線上下排起了幾百人的長隊伍。
各種黃牛聞風而動,硬是將五千塊的整機,炒到了八千多塊,還供不應求。
最後無窮大公司不得不站出來宣告,將會擴大產能,以緩解市場緊缺的貨源,才讓這股風氣稍稍減緩。
天璣整機,除了cpu是無窮大公司製造的以外,其餘的零部件幾乎全是由國內廠家供應。
…
他們的產品,經過無窮大公司專業人員的檢測,確認真正合格達標之後,才會簽署一系列的供貨協議。
總體來說,質量還是可以信任的。
不過並沒有人抱怨這個,因為相比於聯想最新上市的奔騰4主機,天璣整機已經便宜了接近三千多塊!
之所以能便宜這麼多,可不是無窮大公司做慈善。
而是他們把本來應該售價最高的晶片,利瀾釋放了出去,大概只留了20%的毛利瀾。
英特爾公司,賣給聯想一枚奔騰4處理器的價格大概在15002000元左右。
光是一枚cpu的成本就這麼高了。
再加上機箱、顯示卡、音效卡、主機板、記憶體這些配件,價格賣到八千多,也再正常不過了。
畢竟聯想自身也要利瀾啊。
除此之外,天璣整機,搭配了液晶顯示器進行一體銷售,這也是聯想電腦無法比擬的。
索尼公司利用他們最新的液晶技術,配合陳偉東設計的模具樣本,最終由國內一家工廠組裝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