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也不知道。
根本防不勝防。
最終還是克魯格教授,急著回去搞研究,提出了一個解決辦法。
那就是研發出一個測謊儀,透過一系列的資料,來判斷一個人到底有沒有說謊。
比如心跳,血壓,呼吸以及肢體動作等等。
不過也有人認為,測謊儀可以在某種程度上測試人有沒有說謊,但這並不是百分之百的。
一些接受過專業訓練的人,完全可以規避。
所以非常雞肋。
然而,陳偉東聽見測謊儀的時候,腦海裡瞬間就想到了後世的一則新聞。
說是有一名科學家,發現人體大腦的某一個部位,只要有特殊的情緒變化,就會出現異常的血液流動變化。
因為人在說謊的時候,為了編造出合理的謊言,需要進行復雜的腦部思考,人既要抑制自己說真話,又要編造謊言。
而腦部活躍的時候,又需要充足的氧氣供應,所以血液會大量湧入特定的區域。
這是基本原理。
如果能找到這個部位,也許測謊儀的實際效果,就會大大提高。
克魯格教授本來最擅長的學科就是生物研究,聽見陳偉東這麼說,頓時來了興趣,覺得可以嘗試。
一眾研究員也異常興奮。
到時候只需要問一些特別制定的問題,就能判斷出其中的間諜。
要知道,人的表面情緒或許容易控制,但內在的心理活動,身體的各個器官機能,是無法控制的。
如果真有這種人,那他們也只能認栽了。
於是,這個方案就被定了下來,交給克魯格教授全權負責。
作為無窮大公司唯一的外國人,現在他的手下就有二十多名研究生,給他充當助理,輔助他的研究工作。
這可是無數人搶破頭都很難爭取來的位置。
畢竟公司內部,私底下都流傳著,克魯格教授是全科科學家的訊息,公司的超級計算機的電子元器件,全部都是他利用機器獨立製造出來的。
那些高階機床,程式設計員的知識,也是他手把手教出來的。
整個公司的研究部門,就好像沒有他不懂的裝置。
公司現在擁有幾百名研究員,可是剛開始劃分學科部門的時候,很多人誰也不服誰,一個個還喜歡把過去的成績拿出來顯擺。
要麼就是經常指責對方的工作失誤。
很多研究工作,就這樣在一天一大吵,隨時會小吵的情況下,磕磕絆絆的向前進行著。
有時候吵的激烈,倪光南都勸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