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光南也一臉的震驚,有些呆愣的說道:“林先生,你說的是一微米吧?怎麼可能是一百零五奈米?”
真要有這種技術,他們在半導體領域早就獨步全球了,又怎麼可能還完全依賴進口。
“倪先生,這當然是真的!我們現在已經擁有了頂尖的光刻機,但還缺乏晶片設計能力,所以我們這次來京城,就是想邀請您擔任晶片的總設計師,儘快實現晶片的量產!”
陳杰看他有所意動,急忙趁熱打鐵,再次發出了邀請。
“這是真的嗎?.”
倪光南內心振奮不已,如果真的如陳杰所說,那國產晶片確實有實現的可能。
“倪先生,不要被他們騙了!且不說他們能不能刻製出一百零五奈米的晶片,就是這個光刻機,他們也不可能擁有,否則科技界怎麼會沒一點訊息?”
李德磊冷哼一聲,根本不相信無窮大公司有這種實力。
全世界能製造精密光刻機的,也只有那麼幾個國家,他們無一例外都是禁止向社會主義國家出口的。
如果真的有誰賣給他們光刻機,肯定會引發軒然大波,美利堅也會強烈阻止,怎麼可能一點訊息都沒有。
老實說,倪光南也不太相信,很多東西不是有錢就能弄來的,否則他們早就打破封鎖了。
就像幾年前,國內還無法生產手機SIM卡的時候,每張卡的進口價格都在100元以上。
後來,大唐微電子公司,研製生產出同樣的產品之後,SIM卡的價格直線下降,幾年時間就跌到了20元一張。
實際上,這也是很多行業面臨的問題,在國內沒有能力生產某種產品的時候,國外廠商可以把價格抬的很高。
甚至某些重要商品,還會以“禁運”的方式,轄制我們的發展。
特別是積體電路行業,更是尤為明顯。
舉個簡單的栗子:英特爾公司賣給華夏的臺式、膝上型電腦的晶片,每個大約是1500元,但成本卻只有100元左右。
這個家喻戶曉的世界晶片巨頭,壟斷著世界上90%的高效能通用CPU市場,每年拿出上百億美元來搞研發,維持自己的技術壟斷地位。
1998年,以積體電路為基礎的電子資訊產品,世界貿易總額超過了8000億美元,成為世界第一大產業。
談及光刻機的來源,陳杰含湖其辭,只說是商業機密,至於晶片製造工藝,也說不上細節,只是反覆強調,這是公司的最新技術,反正已經趕超歐美,你們愛信不信。
這幅做派,更讓李德磊覺得,無窮大公司的光刻機就是一個幌子,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局。
其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跟他搶人!
不過,林澤巨還是非常鄭重的表示,最近他們會在京城待上幾天,不要求倪先生馬上做出決定。
如果倪先生感興趣,可以先到華南市,在參觀他們的實驗室,親眼見證之後,再做決定也可以。
包括這一切的路費開銷,他們都可以報銷。
說完這些,陳杰便讓人留下了一堆東西,離開了倪光南的住所。
而倪光南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都沒有注意到這些,否則他是絕對不會收下這些東西的。
這不是他的作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