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工和謝工都被這個數字嚇到了,差點從原地跳起來。
他們研究所成立以來的經費,全部加起來都沒有那麼多!
4億美元夠他們開展多少專案了?
就是大飛機都能搞搞了!
這個時期,華夏還造不出大飛機,國際民用航空市場的90%,都被波音和空客這兩家公司壟斷,他們每年賺取了大筆的利潤。
而我們在很長時間內卻不得不依賴他們。
曾經有一個廣為流傳的說法,華夏出口一件襯衫的價格才23美元,毛利潤大概1美元一件,要賣8億件襯衫,才能換回一家空客A380飛機。
這並不是什麼光榮的事情,背後凸顯了華夏勞動密集型產業多,低端製造業利潤低的窘境。
技術是真的值錢,你如果沒有,就只能花高價買別人製造出來的產品,至於賣給你多少價格,完全是別人說了算。
在很多高階行業,華夏連議價權都沒有,只有打破技術壁壘的時候,對方才能心平氣和的跟你坐下來,談談價格。
只不過那個時候,我們也不太需要了。
陳偉東心中冷笑,對於島國的漫天要價,他早就有心理準備,但聽見他們把價格報出來的時候,還是有些微微吃驚。
目前市場上超過3000萬美元的機床,都已經可以用天價來形容了,更何況這四億美元。
就算拿到歐洲市場,真的秘密找德國人買,恐怕也可以定製差不多的機床,根本不需要買島國的。
只不過是全部拆成零件,運回來麻煩一些而已。
雖然無窮大公司有錢,但也沒有傻到花極高的溢價,去買一個明顯不值那麼多錢的東西。
中野徹也等七八個島國人員,都是一副愛買不愛的表情。
他們故意報這麼高的價格,就是想嚇退陳偉東他們,希望他們知難而退,買一些普通生產線,低端裝置就好了嘛。
這對華夏來說,也已經很先進了。
為什麼非要買那麼好的裝置呢?
更何況,不是我們不賣啊,是你們自己嫌貴買不起。
價格,我們已經給出來了。
趙工和謝工盡最大努力,又跟他們進行了幾次交流。
然而,島國在這臺機器的價格上,根本不願意讓步,就是死咬一口價4億美元,還說這已經是最低價了。
他們兩個人都是搞科研的,又不是談判專家,最後只能一聲嘆息,不歡而散。
島國人其實也擔心精密機床賣給華夏,會提高華夏的製造業水平,這會減少他們的產品競爭力,最終得不償失。
畢竟,目前華夏科技的追趕速度,已經讓很多國家警惕了。
隨後,陳偉東他們都沒有了什麼興致。
只是草草的看了一遍這家工廠,一行人就返回了酒店。
連中野徹也邀請他們一起吃晚飯,都拒絕了。
六個人聚在陳偉東的房間裡,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氣氛有些沉悶。
他們今天受到的震撼太多了,也需要消化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