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後來就時不時出現抽筋的現象,鬧鬧鬧,就這個樣子。”
小名浩這時候恰巧又開始抽動了幾下,陳棋注意到小孩的意識是清醒的。
鍾恆源則還在訴著苦:
“很多老師同學都認為孩子是調皮搗蛋,所以非常孤立我兒子,甚至還有老師要體罰他。再後來我的親戚鄰居也都認為,讓我家小浩成為了不受歡迎的人,被人嫌棄。
但我們夫妻堅信我兒子不是差生,他是有病,只要把病治好了就會好。陳院長,你是越中有名的神醫,比外國醫生都牛,求求你救救我孩子吧。”
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陳棋聽了不勝唏噓,同時也為這個小孩感到慶幸。
如果不是碰到如此通情達禮,堅信兒子是生病了的家長。
但凡是別的家長,因為老師告狀,然後動不動就對孩子辱罵毆打,不主動求醫,那後果可以想像,這孩子的病情只會越來越重。
如果這個家長堅持認為孩子得的是精神病,把他當傻瓜對待,這孩子一輩子都完了。
於是陳棋看著家長安慰道:
“先別急,到了咱們越中醫院總是能想到辦法的,咱們先要搞清楚到底是什麼病才能治療不是。”
就在眾人安慰家屬的時候,小名浩卻輕聲來了一句:
“醫生,我想上學……”
陳棋家中也有一對8歲的雙胞胎,所以看到10歲的小名浩一副害怕又無助的樣子,心中惻隱之心大動:
“你叫鍾名浩是吧?”
“是的,叔叔。”
“你剛才說你想上學,對吧?”
“是的,叔叔,我想上學,我想跟同學們在一起玩,可是他們都不歡迎我,總是罵我是壞孩子。”
陳棋蹲了下來問道:“那麼小浩,你告訴我你是壞孩子嗎?你有故意在上課搗亂,毆打同學嗎?”
鍾名浩小朋友眼裡都是淚水:
“我不是壞孩子,我只是不能控制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老是會不自覺罵人打人,我真的不是故意的。”
陳棋輕輕點頭:“叔叔相信你不是故意的,但你……”
陳棋的話還沒有全說完,小名浩又發病了,大罵了一聲:“呆子!呆婆!”
隨後翻過身,衝著眾人露出屁股自己拍打了幾下,故意就是你們都是大臭屁的。
陳棋站了起來,看完小名浩的這套“表演”,然後回頭對著眾多醫生提示道:
“剛剛大夥兒也看到了,患兒神志清醒的時候,表現得是一個乖巧的樣子,甚至對自己的行為表示後悔和難堪,儘管他知道是不對的,但他並不能控制自己語言和行動,你們認為這是不是一種病態?”
剛剛陳院長和患兒的友好對話,以及患兒發病時的罵罵咧咧,所有人都看在眼裡了。
這時候有個醫生輕聲說道:
“這也不像是癲癇小發作,癲癇小發作也會有抽動、行為異常的表現,但不會展現攻擊性,更不會滿嘴髒話。”
另一個醫生也疑惑道:
“患兒沒有頭部外傷史,也沒有腦炎史,似乎很難從神經系統疾病方面去診斷,而且患兒的表現已經遠超抽動症的臨床表現。”
還有醫生堅定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