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對沒錢吃飯的東歐或者南亞女性來說,完全是享福而不是受苦。
多生孩子就是受苦?
詢證醫學並沒有證據表明,說只生一個孩子的婦女,平均壽命要高於多生幾個孩子的婦女。
如果多生孩子是對婦女的摧殘,那發達國家給多生孩子的婦女給予高額補貼,鼓勵他們多生育,這算不算就在傷害婦女們的身體?
嚴禁代孕,這對貧窮的南亞地區女性來說就是失去了經濟來源,
女人如果不能出租自己的XX宮,為了生存,為了有口飯吃,她就會出賣自己的,咳咳。。
人家都快餓死了,還在乎健不健康?
貧賤女人百事哀啊。
李校長聽到借腹生子這個例子也是嘖嘖嘴:
“這的確是個高科技,不過代孕和試管嬰兒這事吧,咱們國內好像還不重視吧?就你所說的什麼reproduction醫學中心,目前國內還沒有,這事真能搞?”
陳棋聽了哈哈大笑:
“兩位大爺,正因為別人沒搞,咱們做第一隻吃螃蟹的人,這才能拿到最厚的紅利,能吃到最大一塊蛋糕呀。如果大家都搞了,咱們再跟風還有啥意思?”
老郭一聽也對,笑著對李校長說:
“陳棋搞的還真是前無古人的事情,你說他一個好好的外科醫生先是搞內鏡,後來又搞燒傷和整形外科,現在又想搞不孕不育,都是不走尋常路呀。”
醫學界是存在鄙視鏈的。
就像整形外科處在外科系統鄙視鏈末端一樣,不孕不育科同樣是內科或者婦科系統的鄙視鏈末端。
人家高階醫生都是跟什麼腫瘤呀、癌症呀、肝呀心呀打交道,你是整天跟XX精XX卵打交道,天天圍著一群老孃們轉,這說出去都不好聽。
所以在八九十年代,或者更早的時候,不光是醫生不重視,就連老百姓也不重視不孕不育症。
這個不重視並不是指老百姓不看重自己的子嗣,而是說老百姓結婚後碰到不孕不育症並不會求助醫院。
一個應該是窮吧,過去的年代連飯都吃不飽,天天賺些工分,哪來的錢去治病?沒介紹信連隔壁縣都去不了。
所以當一對夫妻生不出小孩來怎麼辦?
要麼天天偷偷在家裡拜觀音菩薩,要麼就去找村裡的老神醫抓中藥吃,就是沒想到去醫院給治治。
就像《情滿四合院》中,易中海和一大媽、許大茂和婁小娥都生不出小孩來,但也沒見他們去醫院查查或者治療一下呀。
就他們還是首都工人階級呢,農民那就更不用說了。
第二個還是醫療太落後。
試管嬰兒技術在國外已經開始了,可在國內連影子都沒有,一直要到1988年在北醫三院才正式成功一例。
就這一例成功那也是非常不容易,北醫三院之前已經失敗過無數次,最終才成功了這麼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