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為病人,當然希望是得到公立醫院的免費治療,不用為醫藥費發愁。
做為醫生,同樣希望病人可以免費治療,同樣希望不用為醫藥費發愁,同樣不希望再因為醫藥費被病人打。
醫生的職責是看病,該怎麼檢查就怎麼檢查,該用什麼藥就用什麼藥,而不怕這個貴了,怕那個病人承擔不起了。
一分錢一分貨,什麼樣的價格就什麼樣的藥,一點都沒說錯。
藥品也好,醫療器械也罷,不是越便宜越好,這是一個基本原則,每個人都要懂。
就像有人抨擊國外進口支架20000元,國產支架1000元,然後各種謾罵醫院怎麼黑。
可是稍微有點腦子的,稍微懂行點的都知道,這20000元的質量能跟1000元的質量一樣嗎?
20000元的或許能用10年,20年的,全程沒有副作用,保你平平安安。
國產的是便宜了,1000塊錢樂滋滋的,也許用不到2年血管又堵了,就得重新安裝,這不浪費錢嗎?
浪費點錢這還是好的,萬一你是在家裡或者在無人處的時候,你就因為心梗直接死了,搶救機會都沒有。
套用營銷的一句名言:貴的東西除了貴,沒有其他毛病;便宜的東西除了便宜,渾身都是毛病。
便宜的東西,只有在買的那一刻是開心的,用的時候就會知道什麼才是明智的選擇了。
賓士很貴,可開的人越來越多,夏利很便宜,但已經停產了,其實道理都是通的,一樣的。
歸根到底,就是這個醫藥費應該是誰出?
病人出嗎?合理嗎?
醫院或醫生個人掏錢給你出嗎?合理嗎?
然後再用腦子想想,這錢該誰出?再瞅瞅國外,不要老是想著窩裡鬥。
內鏡手術開始了。
為了萬無一失,這臺手術有陳棋親自主刀。
蘭麗娟擔任了主刀:“陳棋,這次用什麼術式?”
“這手術不復雜,就是比較麻煩,燙傷的地方太多,需要清理的地方也多,所以我決定用內鏡下黏膜切除術,你準備相應的工具吧。”
孩子父親蘇水龍已經回家籌錢去了,母親蔡妙芬留在了醫院裡,然後一直在那裡哭哭泣泣。
燒傷外科的小醫生曹俊男聽了心煩,決定給這位母親好好上一課:
“噯噯,同志,你兒子的手術由我們陳院長親自動手,你們已經是不幸中的大幸了,你要知道我們院長可是國際消化內鏡學會的副會長,給外國人動一次手術收費都是10萬美金起步的。
你兒子這次要是送到別的醫院,那可能就麻煩了,因為食管和胃內的燙傷根本沒辦法處理,也虧得我們陳院長在,所以你呀別哭了,你兒子福大命大,這次肯定會化險為夷的。”
蔡妙芬一聽還真不哭了:“真的?陳院長這麼神啊?”
“神不神的,你一會兒就知道了,等著吧。”
結果這一等,手術一直從下午4點做到了晚上9點。
魯迅路77號
陳一心被小姑抱著,陳一意被大姑抱著,兩個小傢伙已經睡著了。
旁邊的餐桌上,整整一桌子菜都冷掉了,誰都沒動過筷子,本來這是大年初一第一餐,要多豐盛就有多豐盛。
陳書是男孩子,反而沒心沒肺抱著一個餅乾桶,一邊吃餅乾一邊看電視,時不時樂呵幾聲。
陳畫看了看外面,無奈地嘆了口氣:
“大姐,看來大哥和大嫂一時也回不來了,你說他們平時忙也算了,這過年過節得也不能休息,你說我和二哥讀了這個醫科大學的選擇是不是正確的?”
“別算上我,我是藥學的,大哥說以後不進醫院工作,所以不會天天加班。”
陳書頭也不會的說道。
(大家覺得這個姐夫合適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