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都市言情 > 從1981年衛校開始 > 第638章 工人遲善軍之死

第638章 工人遲善軍之死 (第1/3頁)

醫院用血永遠是不夠的,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

哪怕可以買血,但你也得有人來賣才可以呀!

越中是國內經濟發達地區,老百姓遠沒有到賣血度日的地步,所以越中人民醫院內的血液科庫存長期處於空虛狀態。

這年頭也沒有中心血站,別家醫院血液不夠還要向人民醫院伸手,人民醫院反過來去哪裡“借血”?

至於免費獻血,別開玩笑了。

老百姓有兩大顧慮,一個害怕獻血對身體有害,這種顧忌哪怕幾十年後資訊那麼發達也沒有消除。

第二個,老子免費獻血,你血站和醫院憑什麼賣這麼貴的血?為什麼你中心血站職工的收入那麼高?

那些血液製品的醫藥公司,哪來的這麼多血液原料去生產什麼白蛋白針、免疫球蛋白、人凝血因子Ⅷ、人凝血酶原複合物、人纖維蛋白原等等。

你是免費收到的血,難道不應該免費給病人使用嗎?為什麼收費還那麼貴?遠超你的工本費?

獻血絕對是一件好事情,是應該鼓勵和支援的。

但跟做慈善一樣,財務不公開,血液去向不透明,很難取得老百姓的信任。

甚至極個別少數地區明明說好家屬有過獻血,本人或直系親屬可以免費用血。

但當獻血者本人或家屬急需用血的時候,又說不能免費了,或說獻血時間太長過期了,除非重新去獻血。

這種不誠信的行為,無疑對免費獻血政策是一種毀滅性的打擊。

老百姓獻血不積極,臨床用血就少,很多想用血,該用血的病人都得不到及時的救助最後無奈錯過最佳搶救時間。

這就是社會誠信成本太高帶來的最大惡果,尤其是國家機構,更應該以誠信為本,要有契約精神,法制精神。

越中人民醫院

當一代代鮮血從越鋼廠工人師傅那裡抽出來,再一袋袋送到血液科的時候,陳棋連病人也不管了。

看著眼前堆積如山的鮮血高興壞了,不僅是眼前病人夠用了,以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人民醫院也不缺血液了。

“快快快,趕緊化驗,先給我拿1000cc的全血,我有急用。”

血液科的工作人員還挺奇怪:“院長,你要全血幹嘛。”

“能幹嘛?當然是救人呀,我這病房裡還躺著一對可憐的母女,全身燒傷就沒一塊好的面板,嘖嘖嘖。”

“咦,燒傷病人哪怕要輸血,首選的也是血漿呀,院長你不會搞錯吧?”

工作人員準備好心提醒一下,就怕自家院長搞錯了到時出人命就完蛋了。

一般的醫生曾經都以為燒傷病人血漿為首選,其次就是一些代血漿製品,比如羥乙基澱粉。

以往研究學者和醫生們普遍認為,休克期補充全血或紅細胞會加重血液濃縮,增加血液黏度,阻滯微迴圈,形成血栓。

然而,後來有學者和醫生髮現,休克早期補充全血後有利於糾正貧血,改善低蛋白血癥,減輕組織缺氧和水腫,恢復血流動力學穩定,保護內臟器官,改善免疫功能。

尤其是大面積重特大度燒傷病人,補充全血要優於使用血漿或代血漿。

醫學是在不斷進步的,過往的舊觀點是在被不斷推翻,不斷被新觀點所取代的一個過程。

比如法國肝膽外科醫生蒂埃裡·波拉德和他的同事從自己專業的醫學領域著手。

他們蒐集了五十多年來關於肝硬化和肝炎的500篇論文,交給專家小組檢查。每名專家負責指出該論文是真實的、過時的還是已被推翻的。

他們發現了驚人的現象:保持正確的論文數量明顯在衰減。

這一領域的事實的“半衰期”的明確數字:45年。肝硬化或肝炎的醫學知識每過45年就有一半過期或被推翻。

意思就是,45年間發表的論文觀點,有一大半都是錯誤的,都被人推翻了。

再比如一個很簡單的CPR復甦術,胸外按壓和人工呼吸的比例,這些年來一直在變化。

從一開始的5:1;到後來是15:1;然後又說15:2是正確的;

最後指南上告訴我們30:2才是完美的。

天知道再過上幾年,或者30:2的比例會不會又被“證實”不夠科學,然後改成30:3呢?或者直接說人工呼吸可以不用做。

所以做醫生累呢,因為醫生不但考試多,同時還要翻閱大量的醫學雜誌和期刊,這樣才能不落伍,才能保證臨床安全。

最新小說: 從Jay開始的華娛 殺神重生回都市 妖孽醫生在都市 鄉村上門醫婿 修仙帶著作弊器 三國之大周天下 我的天,他做菜會發光 協議結婚的老公突然變成了粘人精 重生1998之混也是種生活 醫道官途:不治你還想步步攀升? 修仙直播app 女總裁的神醫兵王 快樂製造師 胖子沒有青春,重生有何意義 我的絕色嬌妻總裁 進化從小精靈開始 四合院從站長開始 都市開局獎勵一棟樓 踹渣夫虐渣兒,我轉身二嫁商圈大佬 父子都選漢子茶?哥哥們給她撐腰不原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