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應最快的,那就要屬海東醫科大學的李校長了。
李校長是坐著大巴車來的,把附屬幾家醫院的燒傷外科醫生幾乎都拉來了,同時拉來的還有跟燒傷外科相關的大學教授,學生……
學生是什麼鬼?
當然是陳書和陳畫了,這兩個小傢伙已經開始了大四學期,明年實習,後年就能畢業。
按陳棋的意思,是把弟弟妹妹送到國外去讀研究生,順便長長見識和格局,將來好回國幫他。
可李校長不這麼想呀,這兩個人質在手,陳棋對海東醫大的要求那是有求必應,要錢給錢,要專案給專案,要名氣給名氣。
當然海東醫大對陳書陳畫也不虧待。
什麼入D呀、學會生主席呀、全國優秀學生呀、全國五四青年勳章呀,反正想得到的榮譽全部一股腦兒給了這兩個學生。
要不是陳書和陳畫還要臉,死活不肯拿錢,否則大學都準備給他們最高獎學金。
這不,越中醫院要承辦全國燒傷外科年會,陳書和陳畫做為學生幹部一起過來見習,並且幫助越中醫院組織會議。
然後,咳咳,承辦單位嘛,變成了海東醫科大學和越中人民醫院聯合承辦了……
越中人民醫院會議室裡。
看著自己小弟小妹在忙前忙後佈置會場,陳棋和李校長站在後面一邊“指揮工作”,一邊在閒聊。
“陳棋,你真要把小書和小畫送到米國去呀?”
“還沒想好,我是有這個想法,家裡的大姐也同意,出去長長見識嘛,以後還讓他們回來。”
“以後還回來呀,”李校長摸了摸了下巴:
“小陳,如果以後你還讓小書和小畫回來,我覺得真沒必要出國留學,咱先不說到時經歷了外面的花花世界他們兩個願不願意回來,單單說國外無論是教學還是人情世故跟國內完全不一樣。
咱們海醫大也有不少海歸,這批人眼睛都長到腦門上去了,科研和臨床的本事有,不過闖禍的本事也不小,一個個脾氣大得不得了,今天不是跟領導吵架了,明天就是跟同事鬧不愉快。
小書和小畫都是我看著成長的,在學校裡都是好孩子,如果他們出國以後也變得像那個什麼,什麼,香蕉人,那可就完蛋了,回國以後肯定水土不服,反而是害了他們呀。”
陳棋聽到李校長的話,一下子就陷入了沉思。
李校長的話有沒有道理?有,而且是非常有道理。
為啥呢?這主要還東西方文化有差異,社交模式和思維模式都是走兩個極端。
在米國追求的是一個自由,全方位的自由。
比如我有自由交朋友的權力,我有自由選誰當國家老大的權力,我有自由發表言論的權力。
具體到工作上,那就是我有休息權,一週雙休,絕不加班,還有帶薪休假,收入待遇一個不能少。
與人交待也講究一個自由,看你順眼都是od friend,看你不順眼也直接當著你的面罵fuck you,讓人下不來臺。
而華國呢,被儒家影響也好,帶壞也罷,總之華國人都相對內斂,不會表達情感,走的是中庸之道。
具體到工作上,領導讓你加班,你就得無償加班;領導說有事,你休息天就必須來單位報到。
什麼加班費?什麼勞動法?開什麼玩笑?
上班講究的是奉獻,提錢就是俗氣,就是覺悟低,就是不懂人情世故。
而“人情世故”是要在國內生存下去的最重要保障,甚至遠比什麼文憑、學歷、留洋經歷要來得重要。
陳棋對弟弟妹妹的規劃。
妹妹是女孩子,安穩點好,所以學的是臨床專家,將來進醫院當醫生。
有陳棋這個院長哥哥在,看哪個主任敢給她臉色看?看哪個帶教老師敢潛規則陳院長的妹妹?
而弟弟是男孩子,學的是藥學專家。
自古醫藥不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