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副部長做為行業主管部門負責人,更知道陳棋的利害之處,也明白陳棋這種人才的可貴。
如果這次越中人民醫院的等級評定,因為他陳棋與手外科的私怨而被刻意壓低,那陳棋這樣的特殊人才是一定會寒心的。
人才一寒心,指不定又要往國外跑了。
這樣的案例章副部長見多了,別人跑了也就算了,如果陳棋和蘭麗娟這樣的頂級人才,醫學專家也跑到國外,對國內絕對是一個巨大的損失。
所以不能讓陳棋跑了,要暗中幫助他,支援他。
全國醫院等級評定工作是國家級工程,他章某人也不能明著大開綠燈,否則這次評定工作就會徹底亂了。
但他可以提點提點陳棋,告訴他一些小套路,這個是沒有問題的,順便還能讓陳棋試著走走不同的醫改道路。
“小陳,我印象中,雙向轉診的概念是你首先在國內提出來的吧?”
陳棋有點不好意思:“是啊,那時我還在基層衛生院工作,嘿嘿。”
雙向轉診工作的推廣並不順利,現在所有醫院都是嗷嗷待哺狀態,還把病人介紹給其他醫院?這怎麼可能?
所以大家都是自顧自的,小醫生捨不得把病人推給大醫院,大醫院也捨不得把輕病人或康復病人推給小醫生,大家都在想辦法賺錢,病人當然是越多越好。
所以雙向轉診的思路雖然好,可惜缺乏執行的動力和環境。
章副部長這時候引誘道:
“我看你可以在這裡面想想辦法嘛,比如你回去以後,是不是想辦法搞一個醫療集團?這樣醫療這塊分數值就上去了,到時你們門診人次和住院人次,床位數量不就蹭蹭上去了嘛。
另外你們越中醫院不是缺少特色科室嘛,你看看周圍哪家醫院有特色科室,吃下他們,這樣你們變成了一家醫院,特色科室數量不就上去了嘛。”
陳棋聽了眼睛一亮:
“領導的意思是,是用數量來抵消質量上的不足,把這個分數賺到?”
章副部長壓低聲音說道:
“等級評定說難是難,說簡單也簡單,應試教育知道吧?不就是填鴨嘛,你看哪塊分數扣得多,你就把哪一塊補足,自己沒有,就把別人吞下算自己的,大道理就這麼簡單。”
陳棋有點被忽悠住了,覺得這個主意太棒了。
但他不想想,合併其他醫院哪有這麼容易?尤其是在“自負營虧”的前提下,多一個人就多一份負擔。
章副部長是有“險惡用心”的。
他就是想讓越中人民醫院這家明星醫院,去接手那些過不下日子的醫院。
這跟效益好的大廠,兼併那些虧損嚴重的小廠一個道理,兼併重組,上級也可以甩包袱。
如果老郭在肯定能看透,但陳棋卻沒有意識到。
沒辦法,不能怪陳棋太“幼稚”,實在是幾家醫院合併成一個醫療集團,幾所學校合併成一所特大學校,這種事情比比皆是。
比如宇宙第一醫院,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就是合併了鄭大四附院、鄭大兒童醫院、豫省省立醫院、豫省口腔醫院等幾大醫院,你說強不強?
強不強不知道,但大是足夠大了,這麼大一個體量的醫院放在那兒,你好意思不給評個“三甲”?
再比如浙江大學,就是合併了合併了浙江醫科大學、浙江農業大學、杭州大學等幾家老牌名校而成。
合併後的浙江大學是個什麼擋次和實力?
反正各種排名,清華北大以下,浙大跟復旦、上海交大是同一級別的,處於第二檔次。
當初跟浙大爭得很兇的南京大學也只能甘拜下風。(當然南大是被拆分得太厲害了,一折一分,結果不同。)
這說明“合作兼併”的確是一條醫院做大做強的捷徑之一。
隨後章副部長又悄悄跟陳棋說了幾條評定的bug,讓他回去以後馬上執行。
陳棋也以為自己取到了真經,美滋滋回越中了,一個副部長的小竅門,是多麼寶貴的經驗呀。
陳棋離開後,章副部長就來到了諸部長辦公室,跟他說了一下越中醫院評級時遭遇的打擊,以及陳棋個人的態度。
諸部長散了一根菸給副手,這才一邊抽一邊悠悠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