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會長一聽,曉得不能再這麼尷尬下去了,趕緊拍板道:
“那就這麼決定了,張教授,那就麻煩你將入會申請書幫助帶回海東,讓陳棋同志和蘭麗娟同志填寫一下,另外需要3位推薦人,這個你也代勞一下吧。”
張春意點點頭:“行,這事包在我身上。”
其實她知道,就算湊齊了三個推薦,又有入會申請,陳棋和蘭麗娟也未必肯加入國內的醫學會,去趟國內醫學界的混水。
這批人外戰外行,內戰內行,跟這群人混只會拖累陳棋蘭麗娟兩人前進的腳步。
章會長看了看稿子,看到第二個議案時,不禁想撫額了。
因為這第二個議案還是跟陳棋和蘭麗娟有關。
“這個這個,同志們,根本WGO下發的專家共識,各國要將幽門螺旋菌學說寫入教科書中,這個我們華國也不能落後,畢竟是我們自己的同胞的課題,也是我們華國醫療圈的光榮嘛,呵呵。”
一個學說,寫入教科書。
這就是文人們最羨慕的成聖之道呀:立德、立言、立功。
翻開整本教科書,裡面的內容幾乎全部都是歐美國家寫成。
國內的專家共識也罷,診療指南也好,事實上都是拿人家制定的標準,翻譯一下,再新增些什麼中醫中藥治療,就算是我們國內自己創造發明的指南意見了。
說起來還是有點羞恥。
國內的醫生也不是沒有原創,就比如教科書上的“五葉四段”理論就是吳猛超教授提出的,全世界教科書都用這套標準。
這就是吳教授的牛逼之處,但這樣的牛人太少了,很多還在初級階段就被按資排輩或者拿不到課題費而夭折了。
想想當初要不是陳棋能賺外快,自費搞幽門螺旋菌課題,如果全靠醫院資助,那陳棋和蘭麗娟哪怕再過20年也出不了頭。
國內的學術環境,一言難盡,年輕人太缺乏機會了。
現在輪到消化內科知識了,專家指南的形成,也預示著診療指南也將寫入幽門螺旋菌,接著就是修改教科書。
蘭麗娟的這個課題組還手握那麼論文和研究成果,進入《內科》編委是遲早的事情。
自己的學說得到主流醫學界的承認,讓大家都來學習你的研究,這絕對是一位醫生的職業生涯頂峰,誰不羨慕呢?
果然,會議室裡又是一片安靜。
沒人支援,也沒人反對,其實這種異常的沉默就是反對的意思。
張春意教授沒辦法了,只能繼續站出來:
“章會長,關於幽門螺旋菌的課題,當初我也是負責人之一,所以接下來我會和蘭麗娟同志共同組織相關教材編寫,再送給部裡審查。”
這時候會場裡有個陰陽怪氣的聲音響起:
“張春意同志有個好徒弟啊,可惜喲,這個徒弟都超過師父了。”
赤果果的挑撥離間。
張教授不以為意,甚至都沒有抬頭去尋找誰在說話,只是笑呵呵道:
“是啊,至少我教出來的學生成才了,牛到國際上去了,我做導師的心裡高興呀,畢竟名師才能出高徒嘛。不像某些人,臨床不行,科研無能,教學生都是誤人子弟。”
說話的人自討了個沒趣便不再吭聲,誰不知道張老太太也是個嘴巴不饒人的主兒。
章教授知道今天的會議已經完全失控了,所以決定快刀斬亂麻:
“好了好了,大家都是同行,很多都是同學,不至於,不至於,那今天的會議就到此結束嘛。最後我想說的是,我們學會將不再統一組織考察團去越中醫院了,大家有想法的自己以醫院的名義前去吧。”
章教授到底沒有格瑞斯教授的魄力,關鍵時刻還是慫了,當了甩手掌櫃。
隨後的一個月裡,國內的風平浪靜也讓陳棋感到驚訝萬分。
換成以為,他和蘭麗娟剛剛載譽歸來,又帶回來了國際先進的醫療技術,那什麼參觀團、訪問團、考察團還不跟瘋了似的往越中跑?
結果好傢伙,他都回來一個月了,國內一個參觀團都沒來。
這讓陳棋百思不得其解。
同時也有點淡淡的失落,這又失去了一個在全國人民面前裝逼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