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則文一邊寫門診病歷,一邊繼續問診:“有沒有嘔吐腹瀉?”
崔同知一口回絕:“沒有!”
“除了腹痛,還有沒有別的地方疼痛?比如腰背部痛不痛?”
易則文緊盯著病人臉色,試圖從臉色中發現一些問題,但他除了看到病人有點痛苦表情外,沒有別的,沒有臉色蒼白、面板黃染等。
答案都是否定的。
“那你平時有沒有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情況嗎?”
崔同知猶豫了一下,但還是堅定地回答:“沒有,都沒有。”
易則文聽到這裡就放心了,無所謂地說道:
“估計就是普通的急性腸胃炎,我開點藥給你,回去休息兩天就會好了。”
但崔同知卻不答應了:“喂,我說小易呀,你是不是給我開個什麼檢查單呀?萬一肚子裡有啥毛病呢。”
易則文笑了:“好伱個老崔,這麼怕死,那你去做個B超吧,掃一圈就知道有沒有問題了。”
1989年,老百姓雖然飯是能吃飽了,口袋裡也有點閒錢了,但過慣了苦日子窮日子的普通人對花錢還是捨不得的。
做個B超要10塊錢,這都趕上5斤豬肉了,一般病人的想法是能不做就不做。
可是崔同知是郵電局的,人家公費醫療,單位有報銷的。
有什麼檢查?做!有什麼好藥?上!健康最重要。
當然等你窮得只剩下每天開水泡冷飯的時候,誰還在乎健不健康?
崔同知一邊捂著肚子,一邊急匆匆去繳費了,易則文看了看手錶,雖然已經到了下班時間,但他還是準備再等一會兒。
半小時後,崔同知拿著報告單回來了,“小易,來看看,我咋樣呀?沒啥問題吧?”
易則文一看:沒有膽囊結石,沒有腎結石,胰腺也沒明顯滲出,闌尾沒有腫脹。
這初步打消了易則文的疑慮,因為整個生病脈絡已經很清楚了。
崔同知是吃了早餐後誘發的腹痛,除了考慮胃腸炎,還要警惕膽囊炎、胰腺炎、闌尾炎等腹腔器官炎症疾病。
比如典型的急性膽囊炎會有墨菲徵陽性,膽囊區叩擊痛,而胰腺炎經常會有大吃大喝誘發,闌尾炎通常是右下腹疼痛.。
但這些都是典型情況,臨床有非常多不典型的情況,如果不注意觀察,不加以必要的輔助檢查,是極有可能漏診的。
醫生最怕的就是這個。
現在腹部B超正常了,易則文也淡定許多了。
起碼初步排除上述疾病,另外一些致命的疾病,比如肝破裂、脾破裂都不支援,因為沒有外傷史。
易則文突然想起一個問題,“對了老崔,你以前有沒有胃炎、胃潰瘍的情況。”
崔同知:“胃痛年輕的時候有過,那時候窮嘛吃不飽飯,這10年來幾乎就沒發過,身體倍棒。”
易則文嗯了一聲,內心想,如果真這樣,那麼這次腹痛也不支援胃潰瘍、胃腸穿孔等可能了。
雖然沒做腹部平片排除,但如果真是胃腸穿孔,消化液會漏入腹腔,引起明顯的腹膜炎症,會有劇烈腹痛,並且會有腹肌緊張等急性腹膜炎的表現,病人都沒有。
所以即便不做檢查,也能初步排除這個可能性。
既然最嚴重的消化系統疾病都排除了,那還有啥好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