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這次出國訪問是第一次,將來還會有無數次,但有一點我要先說好,國外雖好,都沒有家鄉好。我培養出來的學生是能為國人服務的,而不是將來出國為外國人服務。
當然只要你們有本事,將來賺什麼國際飛刀費,拿外國人的紅包,發外國人的財,這點我絕對不阻攔,還會鼓勵你們。就像我一樣,狠狠宰這些外國人一刀,為國爭光。”
哈哈哈~~~~
會議室裡一片笑聲,之前緊張和冷清的氣氛一下子就變得愉快起來。
李校長看著陳棋,心裡不住在點頭,心想自己這步棋是走對了。
陳棋肯帶著這麼多學生出國訪問,這明擺著要把這些學生培養成國際型人才,將來肯定能在國際醫學界佔有一席之地。
這15名學生成才了,在國際上出名了,再加上陳棋、蘭麗娟、張偉忠三名老師。
別忘了他們的名片前面都會掛上“海東醫科大學”的名字,這不剛好也讓海醫大走向國際,在國內領先嘛。
只能說,海醫大這波血賺。
陳棋也心情大好,於是站了起來:
“張教授、諸位同學,走,現在我先帶你們去參觀一下世界最先進的內鏡手術室是什麼樣子的。”
陳棋剛走了幾步就被張偉忠追上了:
“陳院長,既然要搞內鏡專業教學,我們的教材怎麼辦?”
國內沒有內鏡課程,所以也沒有類似的教材,事實上就算是國外的醫科大學,內鏡教材也並不完善,這個陳棋早就翻看過了。
“這個我也想到了,所以這次出國,我們先收集一樣曰本和米國大學的內鏡教程,然後我們三個老師親自翻譯,我來做最後的稽核。
另外有些最新術式、最新的醫學研究內容我們先加到教材裡面去,爭取讓咱們的教材成為國際上最先進的內鏡教材,以後讓別人來向我們取經學習。”
自己編教材,這個在後世那些牛逼教授那兒是比較常見的事情。
但在八十年代,什麼都要聽上級的時代,教授自己編寫教材這個是沒有的,一般就是要求老師上課按照國家教材來,不允許有自己的觀點。
陳棋是誰,如此墨守成規就不是他了。
他要麼不教,教肯定就要按後世的教科書來教。
甚至內鏡手術還僅僅是第一步,接著他還要自己編寫微創手術教材,要趁早將自己腦子裡的知識變現。
(空間手術室裡是有內鏡教材的,方便醫生在手術時遇到難題隨時翻書,現在拿出來抄作業就可以了)
看著走在眼前的陳棋教授,金夢、楊一兵等同學都如同看著一座大山一般。
不少同學現在興奮的情緒還沒有過去,依舊在輕聲低語著。
“我們太幸運了,以為是被學校發配來越中,想不到是坐上了火箭呀。”
可不是,職場的火箭軍誕生了。
“就是,我做夢也想不到,陳老師剛開學就準備帶我們去國外訪問,還是發達國家,估計我的同學們聽到後眼睛都要紅了。”
後來的人無法想像,八九十年代的人對外國是多麼嚮往,直接喊出了國外的月亮比國內圓的口號。
“咱們以後一定要好好學習,一定不能辜負陳老師對我們的期望。”
說這話的是老實孩子,從小聽話。
金夢輕聲對著自己的同學說道:
“我算是看出來了,這三位老師跟別的教授不一樣,他們以後肯定會把我們當作接班人來培養,只要我們自己不作死,我們的起點就超過了所有人,同學們,要加油學習呀。”
楊一兵做為老大哥,班長也鼓勵了幾句:
“金夢說得對,這未來3年對我們的人生非常重要,機會就擺在眼前了,就看我們自己爭不爭氣了。”
“加油!”
“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