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麗娟有點尷尬,覺得自己像演戲一樣,微微躬身輕聲說道:
“那,那陳院長請。”
陳棋輕咳了一聲,老神在在地點了點頭:
“態度不錯,希望在家裡也能保持。”
馬小娜噗嗤一聲就笑了出來,被劉惠娟狠狠瞪了一眼。
院長行政查房,顧名思義就是對臨床科室的醫療、護理、科研、教學、醫德醫風、勞動紀律、物價政策、衛生管理等工作進行全面檢查,聽取意見,解決問題。
所以作為院長,不但要懂管理,還要懂臨床。
否則在查房的過程中,小醫生遇到不懂的問題,或者在臨床上有什麼診斷不規範,你院長不能發現,不能指出,那是鬧笑話的。
所以後世那些水貨院長們,幾乎不搞“院長行政查房”,因為他們吃不消。
一天到晚在酒桌上度過,哪有時間業務學習?哪有時間上門診?每天能準時上下班就不錯了。
說到院長查房,這個講究的東西就多了,比如一個站位。
陳棋做為院長,站在了病床的床尾位置。
這個位置視線最好,能將查房醫生的所有表現都看在眼裡,相當於是c位,重點突出。
科主任、醫務科長等小領導們站在病床的左邊。
病床右邊,靠近病人頭部的第一個位置,站的是管床醫生。
管床醫生是彙報病例的主力,膽子小點的小醫生,看到院長盯著他/她看,很多人都會嚇得話都講不靈清,彙報病歷變得時斷時續,難以繼續。
前途堪憂。
管床醫生後面第二個位置是副主任醫師,第三個位置是主治醫師,最後是普通的小醫生們。
今天彙報的第一位小醫生叫王芳,一頭短髮顯示出這是一位很有個性的姑娘。
陳棋也想看看自己妻子手下的水平如何,一個科室強,光是主任強沒用,需要所有成員都強才行,畢竟這是團隊合作。
“陳院長你好,我是管床醫生王芳,今天由我來彙報大病歷。1號床的患者為女性,今年46歲,因嘔血3天入院。患者是3天前無明顯誘因下,突感噁心後出現嘔血……”
陳棋突然問道:“你做為管床大夫,是怎麼分辨病人是嘔血還是咯血的?”
王芳顯然有心理準備:
“是這樣的,嘔血指的是消化道出的血,比如食管、胃、十二指腸出血。咯血則是氣管、肺部出血,透過咳嗽的形式咳出來,患者吐血前沒有咳嗽症狀,只表現為是噁心,所以我初步判斷是嘔血。”
陳棋輕微點頭,又追問道:
“消化道出血最常見的病因有兩個,分別是哪兩個?你覺得病人更符合哪一個可能?”
王芳還是不慌不忙,面色嚴肅地回答道:
“消化道出血最常見的病因有兩個,一個是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引發的出血,另一個是肝硬化導致的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
但現在經過我們一系列檢查,已經初步可以判斷,這兩種可能性都不大。我已經給患者做過胃鏡,顯示胃粘膜沒有出血點和潰瘍點。另外患者也沒有甲肝和乙肝病史,b超檢查也沒有發現肝硬化。”
陳棋一聽來了個疑難雜症,一下子就來了興趣。
“胃沒有問題,肝和食管靜脈也沒有問題,這可奇怪了,大便顏色怎麼樣?”
病人家屬一聽就急了:“大夫,大便早上剛留了樣本,還放在廁所大便化驗籃裡面。”
蘭麗娟衝著家屬說道:“那把大便標本趕緊拿過來讓我們看一眼。”
不一會兒,一個紙盒子裡面的大便送了過來,陳棋憋著氣看了一眼,一眼就看出了問題:
“這麼明顯的黑便,不用化驗了,這肯定是消化道出血了。”
大便本來是黃色的,但如果含有血液,血液經過消化分解後就變成黑色了,所以黑便是判斷上消化道出血的一個重要指標。
這是任何醫生都知道的常識。
可是事情會這麼簡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