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這個陳棋才26歲,當年他衛校畢業來人民醫院實習的時候,他吳為國就是常務副院長了。
好傢伙8年過去了,他吳為國還是常務副院長,結果這個陳棋卻直接彎道直道亂超車,居然超過了他這個老資格?
這能忍?
想到了這個,吳為國坐在主席臺上,臉色已經鐵青一片,心裡想的是該怎麼不配合陳棋的工作,沒困難也要給他製造困難。
要說職場上最怕的是什麼,就是這種58歲59歲的老人。
這些老人如果一旦上升無望,或者臨近退休,那真是非常非常自我,大有一種破罐子破摔的心態。
單位裡任我行也就算了,有些人清白了一生,就在臨近退休前一年開始變成鉅貪,最終唱著鐵窗淚。
陳棋其實知道臺上臺下的職工們心裡在想什麼,就如同他當初剛去四院報到時一樣。
要領導這個職工超過1200人的大型醫院,未來面臨的困難肯定很多,但他現在什麼也做不了,只能繼續保持微笑,認真聆聽著上級領導的宣讀。
“經市W研究決定,決定任命郭元航同志為越中市人民醫院黨W書紀一職,免去其院長一職。”
這個決定一出,底下人還是比較安靜的,應該說沒有出乎大多數人的預料,如果什麼時候老郭裸退,那才是新聞。
陳棋坐在旁邊,腦海裡想起了市裡找他談話時,明確跟他說的。
他還年輕,又是空降,在人民醫院缺少根基,這時候就需要郭元航這樣的老同志保駕護航,並且是扶上馬再送一程。
陳棋是認可這個決定的,並且堅決擁護。
另外他也有自己的小心思。
老郭當書紀,陳棋就可以將大量繁瑣的行政工作交給老郭,自己一門心思抓業務,做收入,搞學術研究,何樂而不為?
薛副部長停頓了一下,看著臺下的人民醫院職工們,扶了扶眼鏡。
大夥兒知道,肉戲來了,一個個都屏住了呼吸。
“市W決定,任命陳棋同志為越中市人民醫院院長、副書紀,並且明確人民醫院實行院長負責制。”
轟~~~~
臺下馬上就響起了一片議論聲,當議論的人多了,整個大會堂裡都嗡嗡的巨大響聲。
陳棋從坐上主席臺的那一刻,大家都有心理準備,這個當年的實習生可能要被任命為院長了。
但大家沒想到任命書上,直接點名了“院長負責制”,這就相當於院長是NO1,書紀成為了NO2。
這在八十年代的衛生系統內絕對是獨一份的。
以往書紀和院長誰強誰弱,這都需要在日常工作中掰腕子的,哪像越中人民醫院,直接明確了的?
職工們只看到了這個任命給予了陳棋最大的許可權。
但職工的格局還是不夠,其實這個“院長負責制”賦於陳棋的不但是絕對的權力,同時也是絕對的壓力。
院長是要抓業務的,說難聽點就是院長是要賺錢的。
對陳棋的考核沒有那麼多虛頭八腦的東西,就幾個:
看你一年的業務增長多少?門診人次和住院人次增長多少?醫院營收增長多少?職工收入增長多少?
如果大家還不能理解,其實這就是後來“教育產業化,醫療市場化”的提前試點。
陳棋在黃壇衛生院和越中四院,以能賺錢,會抓收入聞名,但這些都是中小醫院,船小好調頭。
那麼上頭就想陳棋能不能再在大型醫院重新創造成績,摸索出一套難推廣到全國醫院的新模式出來。
所以陳棋當人民醫院院長這個職務,不是馬屁拍出來的,而是實幹幹出來的,靠成績換來的。
陳棋的任命一公佈,蘭麗娟和馬小娜的手緊緊握在一起,興奮壞了。
易則文翹起了二郎腿,心情輕鬆,非洲兩年的感情投資沒有白廢,他知道自己將來的前程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