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人的成長,都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
就像我的導師,他從一個貧窮的地方走來,從求學、到工作,到最後當上領導,每一步走得都很艱辛,一路坎坷,遇到貴人,同樣也遇到了太多賤人。
援助非洲的靈感也來自我的導師,當時我們幾個學生跟著他去摘楊梅玩農家樂,他跟我們說到了他在非洲兩年的一些趣聞見聞。
當然我的導師去非洲是自願的,回來後也如願升了一級,從眾多的競爭者當中殺了出來,最後成功登上了那個位置。
所以說,主人公去非洲,其實並不是一個不能接受的事情。
…………
…………
第一個,他如果還要繼續在國內行醫工作,那就逃不出體制的限制和束縛,也就是說領導的看法很重要。
如果你一開始就在國內跟領導關係搞到很僵,被體制內的人打上“叛徒”和不可信的標籤,那麼將來主人公想等條件成熟的時候自己辦家三甲醫院,這個目標還能實現嗎?
所以可以在上級容忍線上來回蹦噠,但絕對不要跟體制作對,這不是一個明智之舉。
現實當中,拍拍屁股走人,去國外發展的醫學人才並不少見。
但這批人永遠只能在國外當一名普通的醫生,衣食無憂,你也別指望有什麼大發展。
畢竟美帝的種族歧視擺在那兒,華人極少有在美帝當院長的,甚至極少有在美帝成為某個尖端醫學學術負責人的。
有,極少數。(不抬槓)
這極少數的人其實就是香蕉人了,表面上是華國人,思維邏輯全部都是歐美化了,他們也不承認自己是華國人。
還有一點,你在國內的文憑在國外人家根本就不承認,不是你拿著中國文憑就可以去美帝當醫生的。
所以你必須從零開始,重新申請醫學入學申請,然後就是起碼7、8年的醫學教育。
歐美的醫學生學費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你一邊要學習鉅額投資,一邊沒有收入,所以除非家裡有礦,誰能重新開始?
…………
…………
陳棋的未來道路肯定是在國內,對他來說,最好的選擇就是先是在體制內進步。
從鄉鎮醫院,到縣醫院,再市醫院,最後就是省級或者國家級醫院。
等伱在國內到了這個級別的名醫,你就會成為“某某某保健醫生”,這才是終級人脈和保護傘,讀者朋友們能理解嗎?不能說再明瞭。
一方面在國內熬資歷,一方面在國外刷名望,等有一天陳棋功成名就,成為國內醫療圈內的一方大佬,有足夠的人脈和資源的時候。
那他和妻子就可以脫離這個體制,辭職出來,創辦一家最高標準的私人醫院,類似於梅奧診所那樣,自己做老闆,自己賺錢,自己決定搞什麼科研。
這才時候才不用看領導臉色,因為他自己就是“領導者”。
但這一切的前提是,你要讓體制內的領導知道你是一個願意遵守遊戲規則的人,或者說是他們的“同路人”,這樣人家才會給你開綠燈,才會允許你創辦自己的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