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過程一共分為3大產程,第一、第二、第三產程。
第一產程是指正式臨產到宮口開全,即宮口開到10cm,臨床表現為宮縮規律、宮口擴張、胎先露下降、胎膜破裂等。
一般初產婦需要1012個小時,經產婦需要68小時左右。
第二產程又叫胎兒娩出期,即從宮口開全至胎兒娩出,一般需要12個小時,表現為胎膜自然破裂,產婦有反射性排便感,胎兒娩出。
第三產程叫胎盤娩出期,即從胎兒娩出到胎盤娩出,約需515分鐘,不超過30分鐘。
這時候產科醫生還要清理新生兒呼吸道,處理臍帶,協助胎盤娩出。
這三個產程全部結束,才可以說這次分娩成功了,大家可起放鞭炮吃紅雞蛋慶祝起來了,一般不會再有什麼大的意外。
現在尉村長家的產婦玲花就處在第一產程內。
&n一般需要12個小時左右,如果超過這個時間,危險就在慢慢增加,這時候醫生就會用一些縮宮素針。
如果第一產程超過20個小時,就叫第一產程延長,這時候就已經是黃色警報了。
等到下午的時候,產婦還在一陣陣尖叫,叫得已經有點有氣無力了,王阿娣開始有一種不好的預感了。
從昨晚開始縮宮腹痛,到現在已經過去了17個小時,這可是超過正常標準了。
王阿娣這時候心裡有點急了,但表面上沒有表現出來,用工具開啟孕婦的下身,一瞧,冷汗唰一下出來了。
&n,現在過去差不多一個白天了,宮口才開到了6cm,這就是典型的“產程活躍期停滯”。
王阿娣的腦子裡瞬間出現兩個字:“難產”!
這下王阿娣急了,趕緊將縮宮素針掛了下去,時不時觀察一下宮口。
農村裡的女人察言觀色都是很有經驗的,當看到請來的王大夫本來還說說笑笑的,現在突然一聲不吭,表情嚴肅,而且連“大針”都掛上去了,那鐵定是出現問題了呀。
村長夫人弱弱地問道:
“王大夫,這是怎麼了?怎麼都過去大半天了,小孩還沒一點反應?”
王阿娣這時候嘴還有點硬,覺得掛了縮宮素還是有很大可能生下來的:
“沒事沒事,產婦力氣有點小,我掛了縮宮素幫著她一點,一會兒宮口開會就好了。”
縮宮素一打,強烈的疼痛讓本來虛弱的產婦又開始尖叫起來:“啊呀,痛啊~~~”
番茄
旁邊的家屬們一聽尖叫聲又響了,輕輕鬆了口氣,但心裡總是放心不下的,不少人已經雙手合十在求菩薩了。
對山裡人來說,生小孩絕對是一次鬼門關。
縮宮素還是有效果的,宮口馬上開大到了10cm,進入了第二產程內,口子都開大了,相當於大門大開啟了,這時候小孩就要生出來了。
結果事與願為,胎頭遲遲難以入盆。
孕婦的慘叫聲就跟被老公毒打了一樣,一聲高過一聲,“啊~~痛死啦~~啊~~救命啊~~~”
屋裡屋外的家屬們都急得不得了,外面的人急得轉圈圈,屋裡的女卷們差點就跪了。
王阿娣這時候已經汗如雨下了,她是有經驗的醫生,一瞧就知道今天要翻車了,胎頭都降不下來,明顯不是頭太大卡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