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院要用藥,怎麼辦?
後世的方法就是統一管理,統一招標,統一價格,除了國採、省採標準外,每個地區,每個醫共體都有一份“基本藥物採購目錄”。
就是要你醫院要進藥,只能在這個目錄裡面選擇,條條框框限制得很死!
還有一個,公立醫院的藥品全部都要求是零差價,進價多少,賣給病人不能加收一分錢。
這樣做,最大限度保證了藥品採購的公平公正,杜絕了相關腐拜的發生。(聽聽就行,有些背後事情別說出來)
但在陳棋所在的八九十年代可不是這樣的。
任何一家醫院,無論是地區人民醫院,還是張蔣公社衛生院,要什麼藥品、多少數量都是自己說了算。
比如張蔣衛生院院長傅千偉想要進1000支青黴素,只要自己拿著錢,去城區的醫藥公司買就行,不用透過黃壇衛生院的批准。
對,要醫院的人自己去醫藥公司買,自己運回來,這時候可沒有什麼冷鏈藥品運輸車統一配送。
這樣做的一個結果,就是縣衛生局、黃壇衛生院並不掌握張蔣公社衛生院的財權和賬目。
進了多少藥,賣出去多少藥,利潤多少?虧了多少?這個都要年底查賬才有數,而這個查賬也是走走過場。
那麼這裡面公社衛生院院長們的可操作性就來了,
沒有監督的權力,往往伴隨著那啥,咳咳~~~
不要說八十年代是不可能存在腐拜的,腐拜這玩意兒還用人教?自古哪個時期沒有?只是有沒有被抓出來而己。
同樣的,搞基建也是那麼回事呀。
你要搞基建,可以向上級申請撥款,也可以自籌資金,錢下來以後怎麼用,基建怎麼搞,你院長一個人說了算。
像之前黃壇建外科,從原材料購買,到建築師傅的聘請,到最後的工程驗收,那都是嚴院長一個人去辦的。
但不是人人都像嚴院長這樣盡心盡責,清正廉明的。
幾千塊,幾萬塊人民幣從你手上過,放在你口袋裡,你做為院長就不想伸伸手?
反正賬目也是你院長自己做的,你想寫什麼數字隨便你填,一塊磚寫一毛錢還是寫一毛三分錢全憑你自己良心。
一般沒人舉報就沒人來管的,這錢拿得沒風險。
此外,你是院長了,雖然衛生院才幾個職工,可是往往廟小妖風大,水淺王八多。
職工要拍你馬屁吧?得請你喝酒吧?女職工適當還會送上溫暖吧?
別抬槓,什麼八十年代沒有這種潛規則,還是那句話,搞破鞋哪個年代沒有?玉米地裡一鑽,誰知道?
《重生之搏浪大時代》
還有一個,招正式工有編制,院長說了不算,但你要招臨時工,那還是院長一個人說了算。
所以七七八八算起來,別看只是一個小小的公社衛生院院長,其實手中的權力是不小的,相當於一個獨立小王國。
真有什麼壞心思的院長,上下其手不要太方便,誰又願意失去這個權力,成為空殼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