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後
嚴院長站在門診大樓前,看著架著扶梯在掛橫幅的陳棋和常喜華,忙著在指揮。
“橫幅往左一點,對,陳棋你這裡低了,往上抬一抬。”
紅色的長條橫幅上面寫著一行字:“熱烈歡迎上級領導和兄弟單位的同志們位臨指導。”
衛生院的院子裡插滿了各色彩旗,這是嚴院長特意去區公所借來的,把整個衛生院打扮得分外妖嬈。
這時候王阿娣和盧小慧拿著抹布出來了,大冬天的手指也凍得冰冷。
“院長,擦玻璃的報紙沒了,你得趕緊去區里弄一點來。”
嚴院長白了一眼:
“沒看我正忙著嗎?你自己不會去討呀,什麼事情都要我幹,我長了幾條胳膊,趕緊的都抓緊時間,今天必須要把咱們衛生院收拾得乾乾淨淨,一塵不染。”
王阿娣嘴裡念念叨叨,但也不敢明著反駁,換了以前她老早撂挑子不幹了。
可是現在這個嚴院長捨得發補貼,給得又多,這拿人手短,她也沒了罵街的底氣。
手術室裡,解英正在將所有手術器械都歸納得整整齊齊,雖然都是二手工具,但細心的解英擦拭得那是蹭亮蹭亮的,跟全新似的。
而金琳琳則忙著在給“住院部”的病人和家屬們講解第二天領導參觀時的注意點,當然主要是需要他們配合吹牛,誇獎衛生院服務如何好,陳棋醫術如何高明等等。
《一劍獨尊》
至於病人會不會配合?
不用擔心,病人就是人質,你人都在我手上,你敢說我壞話?哼哼……
陳棋到現在還不知道這場好戲除了替黃壇衛生院揚名外,最重要的是目的是為了他能當上副院長造勢,有點局外人的感覺。
回到辦公室,他將這幾個月來所有的外科病歷都整理了出來。
原本按嚴院長的意思是不用寫住院病歷了,這份病歷需要一大堆紙張,這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但陳棋堅持要寫,不但要寫,還要寫得漂亮,這不但是自我保護,更是一種工作的認真負責。
同時還有重要一點,萬一他突發靈感想搞些什麼科研課題,那這些病歷可都是寶貴的原始資料了。
想到這個,陳棋又想到了跟人民醫院影像科洪天行主任一起撰寫的,關於“顱底骨折拍片技巧”的課題不知道怎麼樣了。
他人都不在人民醫院了,就怕論文出來,作者就沒他的份了。
八十年代的醫生並不是太重視課題研究,哪怕重視,那也是假象,就是為了騙點補助。
但陳棋來自後世,知道課題在未來醫院裡的重要性,辛辛苦苦加班加點看病,還不如一篇論文加分多。
別忘了屠幼幼奶奶為什麼評不上院士,關鍵的一個理由就是她的SCI論文達不到要求。
論文成了晉升的攔路虎,獲得諾獎的加分項還抵不過幾篇學術論文,到哪說理去?
注意了:你發表論文需要付出相當數量的公關費,說白了都是灰色鏈條,徹頭徹尾的學生腐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