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麗娟站在走廊上,目送著大姐離去,心裡也打定了主意,明天要跟科主任彙報一下,看能不能讓醫院以單位的名義做推薦。
1982年,國內按資排輩的風氣是很盛行的。
具體到醫院裡同樣是如此,你說老醫生水平高,佔據了大多數門診時間也可以理解,反正這年頭還是吃大鍋飯的時代,老醫生願意奉獻這是好事。
年輕人要出頭太難了,其實哪怕陳棋留在了越中人民醫院,能做的手術級別也不會太高。
比如說一個高難度的胃癌胃大部切除術,哪裡輪得到陳棋這種剛畢業的小醫生來主刀?這都是要主任一級,或者高年資醫生才有資格。
《仙木奇緣》
哪怕某些高年資醫生的水平並不咋滴,但規矩就是規矩。
所以說陳棋去黃壇衛生院,在外科方面想怎麼搞就怎麼搞,愛看什麼病人就怎麼看,相對來說反而更自由,誰叫黃壇就他一個外科醫生呢?
好,又說論文發表。
小醫生,或者低年資的醫生是沒有這個許可權去投稿的,哪怕你想法再多也不行。
首先寫論文之前,得透過科室同意,再向醫院申請課題,透過“醫務科”或者“科教科”的初步稽核,再讓副院長簽字,最後還要院長過目蓋章。
任何一個關卡被攔住,比如帶教老師、科主任、醫教科科長、副院長、院長這幾人當中有一人不同意,小醫生的課題就成不了。
課題是啥?對基層醫院的醫生來說,課題就是鈔票,可以往口袋裡裝的那種。
歷年來,我國那麼多家醫院,設立那麼多課題,花費了那麼多錢,我國的醫療事業有哪些重大發現?重大突破?重大研究?
不是人人都像吳勐超教授,或者屠悠悠老太太那樣給力的,把每一分課題費都用到了刀刃上。
正因為有利益,關係到鈔票和前途,所以醫院裡面的課題都是被高年資醫生壟斷的,小醫生只有打工的份。
那麼像蘭麗娟這樣自費進行課題研究可不可以?不花醫院的錢。
可以。
但你要發表,就需要有單位推送,這年頭是不允許個人投稿的,否則醫學期刊也不受理。
不過你要領導同意,幫你推送,很多時候都有一個前提,第一作者要寫領導或帶教導師的名字……咳咳……
有時領導或老師看中你的課題,覺得大有前途,狠一點的直接把你踢出課題組,你連喊冤的地方都沒有。
學術腐拜就是這麼來的,以前有“軍閥”,現在有“學閥”。
這也是陳棋當初跟蘭麗娟說這個課題的時候,已經準備好可能會被人截胡,所以特意準備好了一個名額空出來,準備做妥協。
當然領導看不看得上你這個課題就是另一回事,人家看不上,也懶得署名,怕汙了自己的名聲,好不容易立起來的牌坊可不能倒!
蘭麗娟上午查完房後,就敲響了科主任於川東的辦公室門。
“進來,喲,小蘭醫生,有什麼事嗎?”
蘭麗娟趕緊微笑著將自己手裡的申請報告遞了上去:“主任,我想申請一個課題,請您過目。”
於川東一邊接過申請,一邊還有點不解:
“你是為明年的專案申請?小同志有想法很好嘛,呵呵,我看看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