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陳棋將自己的鋪蓋拿出來,鋪在了醫生辦公室的診療床上,自從他的宿舍也開闢成了臨時病房,現在他每晚都睡在辦公室裡。
這張診療床不知道多少年了,躺上去翻個身都要咯吱咯吱搖晃半天,適合老漢推車。
可是陳棋沒車推,他在昏暗的燈光下,正在給遠方的女朋友寫信。
告訴她自己現在一個月的收入是343元,告訴他最近碰到的幾個奇葩病例,當然還有滿紙的思念之情。
同一時間,蘭麗娟卻根本沒有時間兒女情長,因為她還要爭分奪秒做課題研究。
現在越中四院內科所有胃鏡下取粘膜標本,蘭麗娟一個人包了,
每次她都會將標本一分為二,一份是交給檢驗科做病理檢測,一份是她自己在下班時間做課題研究,尋找粘膜上的找不明桿菌。
內科的醫生們當然是樂觀其成。
這年頭的胃鏡檢查是很累人的,就是一根電子管,做胃鏡的時候醫生不是看螢幕,而是需要醫生的眼睛看著電子管,跟拍單反似的,非常麻煩。
另外一個做胃鏡的時候病人往往會引起不適發生嘔吐,幾乎是十個裡面有九個會吐,所以這工作又很髒。
但蘭麗娟不怕累也不怕髒,只要有胃鏡檢查她都會親自上手,絕不喊累。
其他醫生都覺得這是小年輕愛表現,可是誰也不知道,這是她在親自取標本,親自做實驗。
可是一篇論文需要的資料不是幾十上百例就行了,基礎資料要求更多,起碼要達到千人以上。
就越中四院這樣的規模,要拿到上千份胃粘膜病例那起碼要一兩年以上的時間了,這就會超過陳棋所說的84年界線。
於是陳棋和蘭麗娟又想了一個辦法,四院標本不夠,人民醫院夠呀。
陳棋託了朱火炎的關係,讓蘭麗娟去人民醫院,利用休息天和晚上時間去重新檢查那些胃粘膜標本。
每天傍晚,蘭麗娟都會坐上5路公交車,花1個小時的時間到人民醫院站下車,然後在醫院門口買兩個包子當晚餐,開始爭分奪秒去檢驗科做實驗。
等半夜做完課題實驗,再去魯迅路陳棋家裡睡覺。
咳咳,別想歪了,陳棋不在家,蘭麗娟是跟她親妹妹擠一張床的。
風雨無阻。
人民醫院檢驗科病理實驗室,蘭麗娟這時候正在不停調查顯微鏡的視野,時不時還在筆記本上記著什麼。
如果有人路過,還可以看到筆記本上不但有字,還有一些奇怪細菌的圖桉。
檢驗科的主任謝子意也是衛校畢業的,這時候還在加班,她對自己這個小學妹的研究精神很是欽佩,幾乎是蘭麗娟有什麼要求她就幫忙提供什麼,非常好說話。
這時候謝主任忙完手頭的活,拿著一杯熱水來到了蘭麗娟的身邊,看著筆記本下奇奇怪怪的“細菌”,腦子裡出現很多問號。
“麗娟,你在觀察什麼?這是什麼細菌嗎?”
蘭麗娟眼睛從顯微鏡上移開,趕緊站了起來:
“謝老師,這是我跟我物件天馬行空想出來課題,想看看到底有沒有可能證實我們的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