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寶臻來得急,錯過汪彤兒的書信,因此到了京城便打聽汪彤兒的住址。
李忠想起今兒進城後打聽少爺住址時的事來,沒成想一打聽,呃吆!俺的個乖乖,別人一聽是那個從溱州來的秦舉子秦玉,立馬就開啟話茬,豎起大拇指:「這秦玉可了不得,年紀輕輕本事不錯,獻給皇帝的治瘟疫的藥方子,沒想到還真的就把那麼難治癒的瘟疫給治好了······」
其實,他們在來的路上住客棧時也零星聽見人們交談什麼秦舉子治瘟疫的事,他們再怎麼腦補,也想不到說的便是秦玉呀!
再說,大周朝姓秦的舉子爺多了去。加之算算日子,是秦玉剛到京城的時間,怎麼可能立即就能見到皇帝,給皇帝獻藥方子?
他們在一旁聽了之後,心中還挺佩服這位秦舉子的勇氣,竟然親自前去那荒蠻的蒙北治瘟疫!
秦寶臻心中還慶幸:幸好不是自己的兒子,要是兒子去那麼遠,自己得多心疼多擔憂啊!
沒想到,嘿!竟然說的正是自己的兒子······
古代的新聞傳播雖說不像現代通訊網路傳播的快,可你也別小瞧了老百姓口口相傳的速度。
只不過是他們挑拈重要的大事來傳播而已,你像某地遭遇洪災,土匪殺人,某某高中狀元郎,某某家被皇帝抄家等等。
包管訊息是迅速傳播開到大周朝每個犄角旮旯裡·······
你總不能說:喂,你知道嗎?某某人家新女婿上門吃掉岳父家八大碗湯圓。
隨後,那人再傳了下去,接著被人給頂了回來:去去去,這有什麼談頭?要是俺餓上幾頓,包管也能吃上八大碗湯圓。
話題到此終結。
「爹爹,這一路上鞍馬勞頓辛苦了,先隨兒子進屋息歇。」汪彤兒看著便宜爹風塵僕僕,養尊處優白淨的圓臉蛋也清減黑了許多,心疼地說道。
她感動啊,忙把秦寶臻往屋裡頭讓去。
「兒子,別忙,先把馬車裡的東西搬進來。」
秦寶臻看了眼這不大的宅子,也不知道放不放得下自己帶過來的傢什。
算了,先把東西搬進來再說吧,隨即伸手拉起汪彤兒的衣袖就往院門外走去。
汪彤兒隨著便宜爹走出去一看,誒吆喂!只見自己不大的宅子門前停了滿滿當當的馬車,一直停到隔壁謝玉珩的宅子門前跟街道中間。
本來要回去的趙雯也隨著他們走到門外去,只見秦寶臻拉著汪彤兒的衣袖,給她介紹道:「兒子,這輛馬車上是李記茶館的李源生帶給你的各種吃食,呵呵,夠兒子你吃上以一陣子的。」「兒子,這輛馬車上是王文遠少爺跟薛玉帶給你的禮物,裡面也有咱溱州特產。」「哦,寧知府還帶給你一封書信跟文房四寶在那一輛馬車上,等會整理出來給你。」
秦寶臻見汪彤兒一臉驚愕的看這麼許多馬車,「哈哈」一笑:「爹爹只帶來三輛馬車,其餘都是李東家跟王少東家他們借給爹爹的。」
秦寶臻在溱州興師動眾的處理生意,怎會不引起別人的注意?
李源生跟王文遠知道這個訊息,隨即便著手準備禮物帶給汪彤兒,並主動的把家裡的馬車借給秦寶臻進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