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玉珩在一旁帶著審視的眼神看著徐錦珅,沒吭聲,他要試試自己這個世弟除了武藝高強,這智商怎麼樣?是不是文武雙全?往後,自己不在朝中時,他能不能輔助許文廣,別讓他一人獨挑大樑?
他對著要出列的華聞閣使了個
徐錦珅還真是沒叫謝玉珩失
望,他對邊疆的事早已做足功課,胸有成竹。
他對著紀太師拱手,俊眉微蹙,從善如流聲音清亮而有力:「回紀太師的話,姑且暹羅族不肖一顧,可是大人啊您難不成忘記緊鄰暹羅族就是一直跟大周朝虎視眈眈的大晉朝啊!」
假使大晉朝一旦知道他們大周朝減兵省將,再班師回朝。呵呵!將是不可想象的後果······
古代又不是現代,京城離邊疆幾千裡的路程,到時大晉朝大舉來犯,應是鞭長莫及的!
許文廣也微不可見的對著徐錦珅露出讚賞的目光來,手撫花白鬍須點點頭。
一時間,有人贊同徐錦珅的意見,又有人首肯紀太師的說詞。
還沒等他們議論出個結果來,白閣老上前一步對著明正帝雙握住玉笏,高舉在額前:「稟皇上,臣有本要奏。」
明正帝正準備出聲宣華聞閣,問他對此事作何想?沒想到被白閣老給搶先一步。
「嗯,說吧!」明正帝的聲音眼見得冷了幾度。
「稟皇上,明年正逢四年一度的選秀年,老臣認為是不是開始著手準備起來?」
明年正逢三年一度的科舉,也恰巧是大周朝選秀年。朝臣們熱衷選秀女,因為他們家嫡女或嫡孫女已經到了議親的年紀,皇帝又正當年。且生得是龍章鳳姿。
皇帝不重色,後宮嬪妃也不多,雖然每逢選秀,也都留下幾十個秀女,但大多數都成了宮女或者為女官。
畢竟皇后鳳位早定,沒他們女兒的份,可是還有比皇后低一級的皇貴妃跟六妃裡面有三妃未定。
因此家裡有待嫁女的大臣便蠢蠢欲動起來······
再說,沒什麼差事有選秀來得討巧。
因為這是個既得聖恩,又不擔責任的個差事。
白閣老出聲打頭陣,一直未吭聲的徐丞相也緊跟著往中間一站,手捧玉笏,恭聲附和道:「皇上,臣也是正為此事要跟皇上稟奏。」
慣常禮部負責卜測吉凶,挑選良辰吉日,併為選秀後準備典禮;
而戶部不僅掌管財政大權,更負責包括選秀在內的名錄登記,可以說是名利雙收的肥差。
之前,別的官員都在處心積慮的想把自己精心教養的女兒送到宮中去,只有徐丞相淡然處之。
他抬眸看了眼身邊對自己這個前岳父不鹹不談的前女婿謝玉珩一眼,心中是五味雜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