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這些,還是他寧致遠作為一個清官所為,要是個貪官,還管你修不修堤壩,管你衙門裡其他人的福利還有伙食?統統都落進自己的荷包為是。
難怪人們常說: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
這也是在富庶的州城才有,你要是去了一個本來就貧瘠的州城去,想要這十萬雪花銀還不被老百姓給罵死!
明正帝也是因為寧致遠不是那種貪官,所以才網開一面,沒懲治他,以觀後效。
皇帝也知道水清無魚的道理······
“秦玉,你去京城不能忘了本官,經常給我寫信可好?”
最好在信裡夾雜歌曲譜來,自己無事時好叫優伶前來唱上麼幾次,解解戲癮是再好不過了。
汪彤兒看著眼前自己的粉絲,一臉的期待,不由咧嘴笑了起來······剛剛還是愁眉苦臉的,這一旦有了良策,有了解決的辦法,立馬又變成另一副模樣。
“學生一定,一定會給知府大人您寫信的,假使學生考不中,回來到您知府衙門裡謀個職位可好?到時還要仰仗知府大人您賞口飯吃!”汪彤兒一本正經·的·對著寧致遠作揖道。
寧致遠見汪彤兒謙遜的這麼一說,忙出聲打斷她的話頭說道:“別,千萬別這麼說,本官還指望你能考個狀元郎,能為溱州爭光!”說完,開心的:“哈哈”大笑起來。
本官真是幸運啊,遇到秦玉,在自己一籌莫展,困擾之時及時獻計獻策。
假使依照她的方法能有效地解決眼前問題,不但有利於自己的政績,於民有益,對於朝廷也是大功一件。
這樣的好事她都不為所動,功勞都讓給自己,可想而知此人心胸是多麼的開闊啊!
寧致遠把汪彤兒的好深深記在心中······
一直不放心寧知府的李師爺,剛巧走到書房門口,聽見他開懷的笑聲,心中的一塊石頭落地。
自從朝廷發來公文後,寧大人便是愁眉不展,更別提去戲樓茶館聽小曲
“寧大人,學生還有事,先行告辭。”
汪彤兒見寧大人不再煩憂,也聽進去自己的提議。算是自己對他的一番厚愛跟照拂的報答吧!
所幸寧知府不是那種迂腐擰巴之人,不然,他要是問你這些想法從何而來,自己又是要耗盡心力跟他作一番解釋。
不然,這個梗肯定難圓了去。
還是跟聰明人說事就是好,一點就透。
“秦玉,你什麼時候動身,本官去送你。”寧致遠語氣誠懇地問道。
“還是不用了吧,大人您公務在身,接下來肯定會很忙,再說,學生淚點低,心裡會不捨,別到時流著兩行寬麵條給您做紀念。”汪彤兒風趣地說道。
“啊?”
“哈哈······”
寧致遠怎麼也沒想到這話是從一個俊美如仙的少年郎嘴裡說出來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