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爺,您來啦!”汪彤兒正在四顧看,小雪興奮地把小臉蛋湊道汪彤兒跟前,小聲的說道。
“雪兒?”
汪彤兒見小雪過來,跟她感慨道:“今兒看書的人還真多。”
“是呢,因為沒幾日便是鄉試,有些是外地來的趕考秀才在這兒看書。”
“哦,我說怎麼有這麼許多客人!”
“少爺,平常看書的客人也很多,單月票就賣出去三十四張呢!”小雪自豪地說道。
那些買了月票的客人,有些是上午來看書,有些是下午過來。
人均每天一文錢,跟免費差不多,誰不想每日都來看書?
“少爺,婢子領您去寫坊看看。”
“行。”
小雪風風火火的帶著汪彤兒穿過看書的人群往後門旁邊的閣樓走去。
這間閣樓臨街都是用的琉璃做的窗戶,所以,採光非常好。
裡面坐著五個文人正在聚精會神,邊冥思邊寫著什麼,全然沒注意到屋裡多了兩個人。
汪彤兒抬眸就注意到一個花白鬍須年歲怕是有四十歲,身子清瘦,穿著一身洗了發白,補了補丁的長衫坐在窗下正眯著眼,把自己寫好的手稿複查一遍。
小雪見她目光看過去,忙介紹到:“這是顧秀才。”
聽到說話聲,他們才抬頭看過來,“是東家來啦!”其中一個書生先擱下筆,站起身來跟汪彤兒打聲招呼。
開業那日,他們親眼見到俊美如謫仙的年輕東家在書肆門前高歌一首。
誒呀!那歌聲真乃神仙之曲啊!
“顧一鳴見過東家。”“李宏見過東家······”五個書生對著汪彤兒拱手見禮道。
“大家辛苦了!”
“今兒我在這,你們有什麼疑問或是故事情節弄不明白的跟我說,我跟你們一起探討。”
汪彤兒本來沒打算這樣子做,這是臨時起意,今兒半天的時間就賣給他們,過了今日,自己就得坐到書房裡不再出門,以飽滿的精神迎接之後的鄉試。
······
兩日後,到了秦玉起棺的日子。
汪彤兒跟小雪許嬤嬤帶著祭品去西葫蘆街的小院子裡,祭奠秦玉之後便起棺運往青州老家。
趁著夜色,小硯把秦玉的墳挖開,棺木用的上好的楠木,一點都沒變質。
幾人合力用粗麻繩釦好,再用扁擔抬起把棺木抬上敞篷馬車上,用粗麻繩綁牢,棺木上面用油氈紙蓋得密密實實的。許嬤嬤把那位陰陽先生給她用來貼到棺木上黃紙畫的符籙,貼在棺木跟馬車轅上,另外還有兩張符籙讓小硯塞到懷裡······
夜色濃稠,四周寂靜,連月光也隱在烏雲後面······
小硯一個人駕著馬車連夜往青州的方向駛去!
眼見裝著秦玉棺木的馬車離去,許嬤嬤跟小雪又是一番哭天搶地······
正當她們主僕仨準備離去,只見隔壁破敗的院子的院門吱溜一聲,一個人手執氣死風燈朝她們照來,嘴裡還問道:“出什麼事啦?需要幫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