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內斂而靦腆的婢子食盒裡鋪著白絹的盒底,六個金黃帶白的梅花酥餅靜臥其中,另外還有牛乳摻著杏仁的香氣撲鼻金乳酥,曼陀樣的夾餅。
另外那個穩重溫和的婢子開啟同款樣式的食盒,從裡面端出來一碗縐紗餛飩。
這縐紗餛飩是李記茶館的招牌菜,肉質鮮美,麵皮軟糯,剔透如珍珠,每日來茶館排隊購買的人頗多,溱州不少夫人小姐都喜愛吃這碗縐紗餛飩。
還有一碟子棗泥酥,棗泥酥乃是李記茶館糕點中的一絕,以個頭大的狗頭棗搗爛為餡兒,拌入白糖葷油芝麻炒制,再以白麵與牛乳混合揉成麵糰,擀平後抹上一層油酥,包入棗泥餡,再放入蛋液中滾上一圈,沾上黑芝麻,小火慢蒸。
據說李記茶館的棗泥酥做法出自宮廷御廚之手,後經由民間名廚改良,外皮酥脆棗餡兒甜而不膩,十分受人追捧。
別小看這倆樣點心,但凡稱之為招牌的不管是菜餚還是小點心都是值銀子的。
單單這一碗縐紗餛飩跟一碟子棗泥酥倆樣點心據說也要五六兩銀子的。
因為汪彤兒今兒不是來李記茶館赴宴的,是來唱歌的。
因此不能飲酒,飲食也比較寡淡些,少了溱州的特色菜餚——海鮮。
李源生看著面前的幾樣點心內疚地說道:“賢侄,先用點點心墊墊肚子,等晚上伯父再陪你喝酒。”
汪彤兒忙擺了擺手說道:“咳!伯父,這幾樣點心最合小侄的心意。”
她是個女子,但凡小姑娘誰不愛吃這些點心之類的小吃食?
特別是這碗縐紗餛飩還有這一碟子的棗泥酥,有時有銀子也不一定買得到的特色小吃食。
汪彤兒記得有一次許錦珅特意起了個早,來李記茶館買棗泥糕給小雪吃的,排了很久的隊才買到那麼一小盒六塊糕點。
自己跟許嬤嬤沾小雪的光,每人嚐了一塊,口味是真正的好。
難怪受到溱州城裡貴婦小姐們的喜愛。
這時,章管家在門外輕輕地敲了聲門,喊了聲:“老爺。”
“什麼事,進來說吧。”李源生不把汪彤兒當外人,跟章管家說道、
“老爺,寧知府派人來預定包廂,等會帶客人來茶館聽戲吃飯。”章管家對著李源生躬身稟報著。
之前就介紹過,說是茶館不單純是賣茶水的館子。
也有酒樓客棧的效用。
客人可以點菜吃飯喝小酒,也可以住宿。
當然,李記茶館如此大的場子,裡面打下手的人更不在少數。賣茶賣酒的、斟茶斟酒的、送菜的,還有做飯的,如此種種,分類極多,而管理極為有序,哪裡除了什麼岔子,便只管找負責的人就行。不過犯了事的人,便只能受店主的叱罵,更甚的便是罰工錢,最後便是逐出門去。
“哦?還真是巧。”李源生不由驚奇道。
可不是巧了嗎?
千載難逢秦少爺來茶館唱小曲,呃?這知府大人就帶著客人來了。
李源生叮囑道:“把這旁邊的清輝包廂留下來別讓人個定了去。”
“是,老爺。”章管家知道,清輝包廂一般都是留著給貴賓的,正常都是把別的包廂定完,最後才把清輝包廂給定了出去。
這是以防萬一來了個惹不起的貴客,再麻煩別的客人換包間就不妥了。
章管家說完,沒打算離開,好像還有什麼話要說。
李源生作為他的老闆,主僕相處這麼多年很有默鍥,知道他有話要說。
於是,抬頭看向他道:“說吧,還有什麼事?”
章管家見到自家老爺出聲問,忙抖著鬍子,激動得兩眼放光道:“老爺,這告示剛寫出去沒一盞茶的功夫,外面都排起長隊,要進來聽秦少爺的小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