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頭腦很聰明的朱氏,被一心想要假秦玉現原形,除之而好快的心思佔滿,腦子像灌滿漿糊似的,情急之下脫口而出,把冒充山匪的張三給說了出來。
世上沒後悔藥,也不能時光倒流。
不然,她肯定會花銀子買顆後悔藥來吃的。
朱氏此時的臉色不可謂不精彩。
她這滿是懊悔的臉色別人看不出來,但明正帝跟謝玉珩一眼就瞧了出來:朱氏這恐怕是搬了石頭砸自己的腳的懊悔。
明正帝朝政時,時常會見到臣子彈劾別的大臣不成,反而惹火燒身時的悔恨莫及的神色。
謝玉珩更是察言觀色的主,在他手上不知道抓了多少慣會偽裝的貪官汙吏。
至於朱氏,在他眼中簡直是不值一提的小兒科。
他正愁查詢朱家偷販私鹽的罪證沒特破口呢!
這殺人越貨的勾當倒是送到面前來了,只要把他們父子倆給抓捕起來,那些販賣私鹽的罪證還用費心查詢嗎?
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寧知府此刻適時地開口問道:“你就是張三,你之前認識秦家少爺?那麼你站在你面前的少年是秦少爺嗎?”
張三早在來的路上,腦袋瓜裡就思索著等會兒見官時,用什麼理由說自己見過秦家少爺?
這會兒見到自家老爺的眼神,更加堅定了心中琢磨好的故事拿出來演。
至於祝成給他提議的說詞那肯定是站不住腳的。
想到這,他看了眼很是悠然自得地手拿摺扇輕輕扇著的汪彤兒一眼,張三躬著扇子對著寧知府回話道:“回老爺,認識,此人不是秦少爺。“
他自以為很聰明地對著寧知府開始他的表演:“小的跟徐濤大哥一起去贛州替夫人取回訂做的珠寶首飾,回來的半途偶遇到主僕三人,當時,那主僕三人好像落了難,小的跟徐大哥見了後心中不落忍,心中想著既然遇到也算是有緣吧。問她們是去哪裡?其中一個大娘說是去溱州,咱哥倆一聽是同路的呀!因此準備跟她們一起走,路上也能相幫著她們。”
張三之所以這麼說,還真沒瞎編。
朱家主母崔氏孃家就是贛州的富商,崔氏戴慣了贛州匠人打造的首飾。
因此,每年都會讓人前去贛州孃家取回新做的珠寶首飾跟名貴玉石。
第一也是自己跟女兒戴,第二也是為了送人。
這送人嘛,當然是送給朱家需要巴結的官夫人了。
就像眼前的知府夫人胡氏跟她女兒此刻頭上,手腕上戴著的珠寶首飾不都是崔氏送給她們的嗎?
“哦?之後呢?”
還沒等寧知府問下去,坐在那兒的華聞閣老先生不由逾越地出聲問道。
他也想早點知道秦家少爺是被主母陷害的,面前的秦玉就是秦家少爺。
哪怕她真是假冒秦家少爺,到時,他也會拼著老臉把人給保了下來。
如此聰慧有靈氣的少年可不能被官府定罪,關進牢獄中去,毀了終生!
其餘賓客也跟著附和道:“是呀!後來呢?”
張三見眾人追問,只得繼續編下去:“後來,咱哥倆一問之下竟然是姑爺家的兒子,更要跟她們一路同行了。沒想到秦少爺說是因為遭遇山匪被嚇病了,不能繼續趕路,因此,俺們哥倆只能先行一步回來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