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啊嗯啊!小姑娘說的是,這位小哥就不要換了吧。”
“也行。”
汪家輝自我感覺這件棉布袍子穿在身上很舒服也暖和。
汪彤兒從哥哥手裡把舊棉布袍接了過來,等她折衣服時才發現,這件半新的舊棉袍子原來已經補了好幾個補丁,只是,從外面看一點都看不出來是補了補丁的。
原來補丁補得很巧妙,這說明補衣服人的手不但巧,針線活也精湛。
這補衣服的巧手肯定是孃親咯。
幫哥哥買了衣服再幫爹爹買了布料,汪彤兒又拉著哥哥去尋賣筆墨紙硯的書肆,到了書肆陪哥哥買齊全了文房四寶。
回去時她記得離家不遠又間糧食鋪子的,就是不知道今天開不開門營業。
她想買些米麵回去,最好能再買點豬肉,大過年的家裡竟然豬肉都沒有。
沒想到生豬肉沒看見,卻看見一個賣熟食的攤子。
攤子上雞鴨鵝驢肉齊全,汪彤兒每樣都買了一點。
趁賣熟食的攤販子用幹荷葉包裹時,眼尖地看見前面竹竿子挑著酒肆的酒鋪的開著半扇門,忙跟哥哥說一聲:“哥,我去買兩壺酒。”
她也不知道爹爹喝不喝酒?
只是這大過年的家裡只留爹爹跟哥哥父子二人太過冷清,父子倆有碗老酒喝喝這才有過節的氣氛。
“好,你把銀子拿去買酒。”汪家輝從錢袋裡掏出個銀角子遞給她,“不用,我這裡還有銀錁子沒花呢!”汪彤兒對著他揮了揮手,一溜煙地跑取酒鋪裡去。
她還沒進門就聞見一股酒香,她前世為數不多幾次喝過紅酒,對酒不是很懂。
乖乖!一進門見不大的酒鋪裡擺放著十多口酒缸,櫃檯裡是灌滿酒的各式酒罈子。
“小姑娘是買酒的嗎?”這時一個三十歲左右的身穿棉褐,頭戴幞頭的酒保走上前來來,滿臉堆著笑問道。
“嗯。”
“我要買二斤酒味醇厚不上頭的好酒。”
汪彤兒不想買什麼寡淡的水酒還有燒刀子的烈酒,要買就買口味純正的好酒。
“有有有,這一罈剛從酒窖裡取出來的十年陳釀,口味濃香,哪怕是小姑娘你喝了也是口齒留香,不上腦的。”
“只是價格嘛,有點貴。”
酒保見小姑娘衣服光鮮,雖不是富家小姐也應是家境不錯的人家。
“嗯?這一小罈子酒有多重?賣多少文錢?”汪彤兒想著不管多貴,總歸是有價格吧。
“這一小罈子酒是三斤重,今兒是大年初一優惠價,只要給三百文。”
“哦,可我只有銀錁子,沒帶小錢。”汪彤兒暫時還沒弄明白一兩銀子是多少文錢。
因為各個朝代銀兩替換銅錢時換算不同,有一兩銀子換一千文錢,有的朝代一兩銀子能換一千六百多文銅錢。
“沒關係,俺們這有秤,你把銀錁子拿來秤一下就行。”
因為銀錁子有大有小,小的有05錢的1錢重的,大的銀錁子有2錢3錢重的不等。
不是每顆銀錁子都是足斤足兩的,所以,客人拿來購買商品時,商家都會先用秤稱一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