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隨當即便悄悄出了城外,來到徑河之上,元神之力輕輕一掃,卻並未發現他想找的漁夫,顯然是徑河龍王已經上鉤,所以那名漁夫便功成身退了。
略作思索,他又潛入了涇河之中,來到了涇河龍宮之外,沒等多久,忽然天上落下一道金光,化作一個金甲大漢,其手捧聖旨宣涇河龍王接旨。
涇河龍王帶著一眾家眷慌忙出了龍宮,就聽金甲大漢所宣旨意與那袁守誠所說的點數一般無二。
他頓時大驚失色,想不明白為什麼一個凡人可以知道玉帝的旨意。
“完了,本王竟然要輸給那個凡人了。”
“大王何須憂愁?那凡人不止說了明日要下雨,還說了準確的點數,大王大可以照常下雨,但是在關鍵的點數上面略作修改,屆時不還是那個凡人輸嗎?”
敖隨在一旁看著這一幕,眉頭大皺。
再以法眼一掃,果真徑河龍王旁邊說話的小妖也很有問題,雖然看似妖氣滾滾,但是靈臺之中卻有一道佛意種子,與那水蛇王十分類似,看來也是被靈山操控了的傀儡。
“不可不可,平日裡也就罷了,但是大天尊既然已經降了法旨,若是本王隨意更改點數,叫人發現了,這不是欺君之罪嗎?”
之前敖隨有些想不明白為什麼涇河龍王只是下的雨數量不對就會被斬首,而車遲國三妖,同樣也呼風喚雨卻沒有事情。
但是他真正到了西遊世界之後,很快就明白了,其實是因為一個很簡單的道理,那就是,玉帝是給徑河龍王下了明旨的。
徑河龍王的罪過不在於更改了雨的點數,而在於抗旨不遵
作為三界名義上的至高統治者,玉皇大帝的身份在仙界類似於人間的皇帝,而龍王則相當於人間的臣子。
臣子抗旨不遵,就算是再小的事情也是砍頭的罪過,所以徑河龍王死得不冤。
至於車遲國三妖原著中已經說的很明白了,孫悟空當時也很好奇,為什麼這三個妖怪能夠呼風喚雨,結果水部的天君告訴他說,三妖的五雷法是真的,發了摺子,遞到了玉帝的案上,玉帝親自批覆,叫他們前來布雨。
所以孫悟空當時命令水部的人晚些下雨,是沒有問題的,因為玉帝的旨意只是讓他們來布雨,並沒有準確的說是什麼時間下雨,多少的雨。
而徑河龍王這等身份應該更清楚這一點才對,所以對於他為何要故意抗旨,敖隨實在十分好奇。
“大王豈不知天高皇帝遠的道理?降雨之事一直是龍族司掌,大天尊興致所致,下了一道旨意,您接著就是,難不成他老人家還會細究每一處細節?稍微錯點數量,神不知鬼不覺又能如何呢?”
那水妖說話之間,雙目之中隱隱有一朵金蓮閃過,涇河龍王就好似是中了邪一般,竟然變得認同了起來:“說的對,說的對,反正只是一場雨而已,有什麼大不了的,本王絕不能輸給了個凡人!”
看到這裡,敖隨已經什麼都懂了,但他卻沒有直接出手,而是一直潛藏在涇河龍宮之外,到了第二日,涇河龍王果然按照法旨上開始下雨,但是卻故意下錯了點數。
並不是敖隨不想救他,只是敖隨有更大的計劃。
……
卦桌前,袁守誠看著天上的龍影與空中的雨滴,面上露出了一抹心滿意足的微笑,這涇河老龍到底是上鉤了,接下來就要看魏徵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