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他被同類發現時,他迎來了一場新生,世界的模樣在他眼中再次變換!
於是,一連串新的問題誕生了。
永生從何而來?
永生的意義是什麼?
這一切究竟是真實還是虛假?
他們所處的世界,究竟是洞穴,還是洞穴外的世界?
彼此又有什麼區別?
有些問題是哲學問題,有些則需要不同的視角去思考。
無論如何,這些問題他思考了很多年。
最後,他給出了自己的答案,躲回了原始的洞穴。
他不再去探尋世界的真相,如同危機到來時,把頭埋入沙子裡的鴕鳥,只要不去看,危機就不存在。
即便如此,在夜深人靜時,他也會悄悄開啟內心最深處隱藏的那扇門,去向洞穴外瞟一眼。
看一眼,已經是他最大的勇氣了。
讓他邁出這個洞穴,離開這個安樂的世界,再次去面臨危險和苦難
他做不到。
這個無名的永生者,在這冰冷又黑暗的沉重現實面前,和那隻猴子沒什麼區別。
也正是因此,當他與路登告別之時,他會發出那樣的怒吼。
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
這是一場揭露世界真相的旅途,註定是一場無比殘酷的鬥爭。
哪怕他沒有勇氣參與,他依舊願意做點什麼,哪怕只是說點什麼。
路登給予了回應。
他既然踏上這條路,就有足夠的決心。
他會去做自己該做的事,去打自己該打的仗,去怒斥,去燃燒。
無悔。
路登顯然已經調整好自己的心情,甚至哼著小曲,自言自語道,
“他殺了我一次,才弄這麼點東西,便宜他了。”
“您也殺他了。”
阿諾德提醒道,
“不止一次。”
當然,這樣的話自然被路登無視。
路登從上到下打量著眼前的畫,隨口問道,
“這真是他畫的?”
當年在霧都,路登救過一位只有一隻耳朵的畫家。
眼前的畫,像是對方的真跡。
至少,路登覺得,這是一位大師的作品。
路登也許不懂藝術,但他很懂藝術品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