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息日開口,「我困了。」
先知點頭,
「航行需要漫長的時間,我們應該合理分配每一位艦長的時間,所有人同時清醒,太奢侈了。」
「同意。」
「第一位輪值艦長是誰?」
「我。」
「開始吧。」垤
「......」
星際航行進入了正軌。
一艘龐大的艦隊航行,需要處理的瑣事很多,但絕大多數瑣事都可以靠AI來處理。
他們雖然迴歸了現實,但不代表他們拒絕AI。
拒絕先進的生產力工具,只會被時代冷酷淘汰。
當然,這種似是而非,只對不錯的大道理話,任憑誰都能說上兩句。
世事最難之處,莫過於四個字——知易行難。垤
有AI的輔助,大部分人都處於半休眠狀態,在虛擬世界進行各種事——休假、科研、學習...
他們會定期清醒,清醒一段時間後,再回歸艦隊攜帶的光子伺服器,迴圈往復。
當然,不少人在虛擬世界呆久了不願出來,也不會有人強迫他們。
這個世界很大,個人的選擇,都能被容納。
擁有足夠高的科技水平和生產力,艦隊的航行風平浪靜。
「艦長日記,航行紀元01年,記錄人先知,起航。」
「...航行紀元05年,我們路過一個恆星系,恆星處於不穩定狀態,這是絕佳的實驗材料,我們有很多的實驗可以做,簡而言之——我們把恆星炸了...」垤
「...航行紀元09年,恆星爆炸的餘波比我們想象的還要恐怖,我們花了4年才逃出來,即便如此,我們也損失了1/3的艦隊,死者資料都有備份,其他資源就地補充,艦隊很快恢復了之前的規模。讚美可控核聚變,有這傢伙在,任何石頭都是最棒的資源。當然,實驗資料也比預期要好,弦理論有了新的突破,該死,他們怎麼還在研究弦理論....」
「...航行紀元11年,記錄人死神,我們收到了母星的回信,他們為什麼是母星,好吧,不要糾結這個稱呼,他們說發回的實驗資料很不錯,建議我們前往以下幾個座標,把那裡的恆星都炸了,這幫傢伙真的是科學家麼?我絕不會讓艦隊去做這種無聊的事....」
「...航行紀元15年,實驗很順利,我們又引爆了三個恆星,我雖然不願這麼做,但恆星早晚要炸的不是麼?再說了,這三個恆星疊加在一起,本身就極度不穩定,這是它們能為宇宙文明做出最多的貢獻...」
「...航行紀元16年,飛船上多了一種海蜇口感的罐頭,好吃。」
「....航星紀元20年,記錄人安息日,無事發生。」
「....航星紀元25年,記錄人安息日,無事發生。」
「...無事發生...」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