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鋼琴前坐定,楚揚伸出雙手,輕輕蓋住了琴鍵。
李斯特,一個很特別的作曲家、鋼琴家。起碼在楚揚的心裡,是這麼認為的。
世人都以為,這是一個單純為追求更高的鋼琴技巧而努力了一輩子的鋼琴大師,但只有楚揚知道,李斯特的作品裡所擁有的,遠遠不止是技巧。技巧之上,還有更多的東西,那是他的精神世界。在他第一次演奏李斯特的作品的時候,就感受到了。
人都說肖邦是一個鋼琴詩人,其實,李斯特用鋼琴寫詩的能力,絲毫不亞於肖邦。他的十二首超級技巧鋼琴練習曲,每一首作品都是一首詩。
就像是這首《狩獵》,雖然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快”,從頭到尾的快,沒有最快只有更快的快,似乎整首曲子就是在追求一個“快”字。但如果你真這麼彈,那就真的把這首曲子給歪曲了。
大多數的鋼琴家無法理解李斯特作品中的詩意,是因為他們連最基礎的技巧都達不到,他們多半止步於那誇張的技術面前,並錯以為這就是李斯特作品所要表現的全部精神,但是他們錯了。
技巧,只是一種手段,一種表現他內心音樂的一種手段。
十指輕柔地撫摸著琴鍵,微微放鬆之下,肌肉的重量自然地落到了鍵面之上,清晰地感受到了鍵面傳遞來的恰到好處的支撐力。
這架老舊的星海118,在歐冶子這個能工巧匠的再次鍛造之下,早已經發生了脫胎換骨般的變化!在它破舊的外表之下,所擁有的卻是最為華麗的內心,絲毫不亞於頂級演奏鋼琴的手感和音色!
《狩獵》的旋律自然的浮現在楚揚的腦海裡,他甚至不用刻意地去回憶那首曲子的調式、結構。
楚揚記憶一首樂曲,背譜的方式與所有的鋼琴家都不相同。人家是背譜子,而他是背曲意!
一首曲子,先從譜子瞭解它的“形”,再經過演奏之後,形成肌肉記憶,在演奏中感受到它的“意”,最終得“意”而忘“形”,這就是楚揚獨特的記譜方式。
如果不是這樣,他也斷無可能將浩如煙海般的鋼琴作品,幾乎一網打盡般的全部記下來!
而對於一個修煉樂道的人來說,記住了一首曲子的曲意,就等於是牢牢地記住了這首曲子的全部!
在具體的演奏之中,楚揚甚至可以臨時修改一些原曲中不合理的節奏和音符。這樣的修改,看似是演奏出了錯誤,事實上每一次的修改都是畫龍點睛,讓原曲變得更為完美!
而對於這樣一首速度超快的練習曲來說,就算是因為不熟練而偶爾彈錯或是漏掉的幾個音,都不會有人聽得出來,更不用說楚揚這種刻意向著更好的方向改進的“錯”了。
楚揚微閉著雙眼,指肚貼著鍵面,一股龐大無比的精神力,漸漸沿著指尖同琴開始了溝通。這架已經脫胎換骨般的星海老鋼琴,此刻彷彿感受到了楚揚的召喚,琴身甚至發出了一陣陣喜悅的低鳴!
樂器同演奏者產生感應,這是隻有在產生了模糊的器靈的樂器之上才會出現的現象,就像是絕世名劍,遇到了高明的劍客一般!
十指倏然落下,彷彿瞬間化成了千萬道殘影般,在琴鍵上一掠而過!
一陣仿若瀑布般的音樂,從指尖直瀉而下!
瞬間,琴聲彷彿如同陽光一般,填滿了整個房間!
音樂,無處不在的音樂,那種讓你聽了之後就顧不得想其他事情的音樂,從耳朵裡,從眼睛裡,從鼻子裡,從任何一個身體的感覺器官裡,向身體內湧去,湧去……
楚揚半坐在琴凳之上,雙腿寫意的一前一後,十指如同歡樂的精靈,在琴鍵上跳躍起優美的舞蹈!
快嗎?
或許從指尖湧出的音符如此密集,可以讓你認為是“快”。
但是,從指尖流淌而出的音樂,絲毫沒有給你一點點“快”或者是“急”的感覺。
左臂寫意的在琴鍵上一帶,一連串細密的手指小動作,就宛如天成一般完成,帶起了一道如同彩虹般柔美的琶音。那聲音是一串的,就彷彿一道閃亮的光帶,一串優美的風鈴……
優美的音樂,如同緩緩展開的一幅畫卷,精緻而優美,大氣而瀟灑!
在座的七位考官,包括陳楠這個最年輕的老師在內,都是鋼琴界的精英。這首《狩獵》他們都聽過,也都彈過。可以說,任何一個人都可以流暢正確地彈出這首曲子來,這也是他們能夠成為中央音樂學院鋼琴系教師的最基本要求。
可是,此刻聽著這首《狩獵》,他們卻像是第一次聽到這首曲子一樣!